喜爱抵万难,能让人坚持下来的,从来都不是刻苦,是喜欢。当下定决心去做成一件事的时候,能长期坚持下来的,不会是痛苦的驱动,而是喜欢的惯性使然。回头看看再有道笔记中从2021年6月30日开始进行写作日更,黎明接替黑夜,斗转星移,晃眼就到了2024年的7月4日。三年过去了,在这三年里面,每一个文字都记录着那个时候的自己。没有好,也没有坏,没有可以的添上华丽的文案去描述当下的状态,而是简单的文字来记录最普通的生活。是苦,是幸福,都在文字里有迹可循。如果能用现在的大数据来进行文案类归档的话,那未尝也是一个很有趣的记录。
是时候开始新的写作征程了,三年前,目标是让自己能够坚持写下来,要求并不高,只要完成每天500字就可以的,断断续续,我真的做到了。三年这一阶段,可以进行再进一步的学习,每天进行写作上的刻意练习。
海明威曾说:“每一篇文章的初稿都是一坨狗屎”。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要害怕开始。
看了小红薯上的很多博主关于写作的一些介绍,里面提及到很关键的一点是,学习再多的课程,如果没有实打实的自己进行书写练习,一切都是空洞的,唯有自己经常写,经常练习,才能掌握这一项技能。这不是更练习书法一样,跟再多的名师学习,自己却不多加练习的话,那技能始终的都能掌握,也是虚造的。
一项技能的掌握,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在实践当中出来的真知,然后不断的持续的刻意练习,才能做到熟能生巧。
在创作的过程中,写作需要大量的积累,灵感才会不间断地爆发,长期的写作,听说依靠的不是灵感,而是像正常工作一样,有规律的输出,这是怎么做到的呢?从今天开始,按照一位小红薯里面博主提供的方法,系统学习“写作”。
开始第一天听的课程:《创意写作课》
《创意写作课》,《使女的故事》的作者,被誉为加拿大文学女王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讲述文学创作的过程。
作为一个作家,你所能做的就是,把你的书尽可能的完善,你把作品扔进这个世界,怀揣最好的希望。这就你所能做的,你不能对读者口授,他们应该如何阅读你的书或者接受你的书。
因为一本书的意义在于,一旦它在这个世界上,(它的意义)不再是由作者决定,即使作者认为自己在把自己各种各样的想法融入书中,读者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想法,通常随着世界的推移会有不同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