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序渐进。——大栗致自己
从前有一个小镇,镇上有两家早餐店,两家早餐店在早上都提供鸡蛋。有一天,卖鸡蛋的农场主和A说,为什么B店总是比你们店要多买去500个?A店长也不清楚啊。然后就去问B店长。B店长微微一笑说:那是因为每天早上客人进店吃早餐的时候,我都会问你们是要1个鸡蛋还是2个鸡蛋啊。大多都是要1个鸡蛋,极少数不要鸡蛋。而A店的伙计每次来客人,问的是你要不要鸡蛋。
很显然,大家都很偷懒,在已有条件下,基本都会在现有的选择中选择。
今天要和大家推荐的书籍是《选择的价值》。作者卡斯·桑斯坦,哈佛大学法学院行为经济学和公共政策研究项目的奠基者和主管。在美国前任总统奥巴马执政期间,他还是奥巴马政府顶尖的幕僚、白宫的政策制定人。
默认选择是什么?
在《选择的价值》中提到一个概念,那就是默认选择。而我们平时生活中恰恰对默认选择是有一定程度的依赖性。
默认选择就是不需要用户去识别选项和做出选择,而是让事情沿着默认选项的设置来发展。
上面小镇B店中的1个鸡蛋还是2个鸡蛋,其实就是这种默认选择的设置。提供了这两个选择,是因为假定了我们只有这两个选择。很少数的情况,我们会打破这种思维上的限制,跟店长说我们不需要鸡蛋,我们囿于提供的默认选择,而不会跳出这种选择。更重要的是,默认选择还暗藏着一个信息,那就是默认选项是权威人士和专家推荐的,是更好的选择。
为什么人们这么怕选择?
首先一点,主动选择会加剧大脑的负担,占据更多的认知,导致决策疲劳。这时候具有权威性的默认选择就不容易被我们这些人拒绝了。
第二点,行为偏好,厌恶损失。
当你有一个现成方案的时候,似乎你就拥有了某项好处。人都是害怕损失多过得到。所以也就更懈怠于选择了。
第三点,选择其实有一种机会成本在里面。如果你选择了某个选项,而它导致的结果不是你想要的,你就要为这个错误付出一定的成本。
最后
其实不管做哪种选择,都是一种行动。毕竟临渊羡鱼是下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