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德先生和赛先生大行其道。
百年后,新一代的两位先生一时风头无两,堪称绝代双骄-Design and Technology。
在这个专利、奖项漫天,设计师、码农乱舞的时代,不认识这两位,还有什么乐趣。
一直以来,我常以极客自居。其实我清楚,我只是个科技爱好者,只不过,我可能有了那么一点点极客精神,而已。长期以来,在我的观念里,极客的核心跟炫酷的技术没有多大关系,而是用自身现有的所有能力资源去解决问题,顽固,执拗,不死不休。从解决问题这一点上看,极客早已存在,岂不就是上个时代的企业家的写照。而不死不休,则代表了极客精神的所有。确实像我。
同时,在设计上,我也自命不凡。读了几本书,看了几位大师的作品,就感觉自己已经是艺术家了。还时常以普及包豪斯主义为己任。迷恋日本的禅意和极简主义。于是在生活中,我常常追求事物的美,或者说,要有设计感。追根溯源,其实是想借这些物来愉悦自身,以达到所追求的精致生活。就像大多数人那样,外貌党。
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很多人都误解了设计的本意,设计的核心无关线条,无关材料,甚至无关色彩,设计之所以称之为设计,是为了解决问题,就像科技那样。有了这个核心,线条,材料,颜色都成了包裹着这个核心的一环。直线或曲线,金属或木材,黑色或白色,都为解决问题服务。举个例子,要解决喝水的问题,我可以造一个杯子,我也可以造一个碗,我还可以用皮鞋喝水。杯子可以是玻璃的,碗可以是木头的,鞋子可以是皮的。玻璃可以是黑色,木头可以是榆木,皮子可以是疯马皮。就像科技那样。
之所以喜欢设计,是因为通过某件作品,你可以跟设计师产生交流,当你通过一件物品捕捉到那个人的巧思时,这无疑是幸福的,毕竟这个时代,知音太少。就像上周去荷兰,在一个小村的宾馆中,我就偶遇了两件设计。一件用来挂浴巾,一件用来放厕纸。当领会到设计师本身的思路时,我会兴奋不已,居然还会去想如何改进这个设计。或许,每个设计师都该在作品上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
今年是iPod播放器发售15周年,同时亦是最后一年。Apple逐渐放弃了这条产品线。早在iPhone5时代,Apple就该把握流媒体的大势,激流勇退,砍掉这个产品。拖了几年,凑个15年的整数,是向设计致敬么?
不过,这才是设计和科技要做的,解决问题,以人为中心。所以,谁说设计师不是好极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