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一个美好的日子,却被硬生生的过成了一个笑话。一早起来,一组锻炼结束后便洗漱出门,在预定时间内到达学校,开启一天的学习之旅。约莫十点,正在看书的我被同伴止住,说什么论文,谈什么发表,还说可以作为一个硬件。在他们的推搡中我也无奈,只好检索资料,准备论文,原计划花点时间查阅资料,整理,归类而后动笔。硬是从上午到下午,就连上厕所都是奢求。直到下午17点30左右,资料差不多完成,准备动笔。动笔之时才想起来查找文件要求,经过一番联系后才只知道闹了一场乌龙。
有时候想想,浪费了多少的时光与精力,真的很不值得。虽然今天闹了乌龙一场,但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又让自己沉淀了一回。虽然常在嘴边挂念活到老学到老,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并没有完全做到这一点,手机里的消遣占据了我们大部分的休息时间。
不过话又说回来,今天查阅的资料也不是一点用处没有,至少可以给今后的自己几点好处。
其一,“三尺讲台系国运,一生秉烛铸师魂。”这句话很大,大到让人仰息。不过呀,这也在激励自我,要在现实的工作和生活中锤炼自己,努力修炼,达到所谓的“慎独”。把育人观念深入心底,增进自我的敬业精神,把师德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加强自我约束,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
其二,静心沉淀,笃定理想信念。在新时代背景下努力锻造自我修为,争做四有好老师。
其三,重拾学习热情,担负历史使命。今天的学习,虽说时间不长,内容不多,但对于一些知识和现象的解读又有了新的理解与感悟。
以前,在学生时代,总觉得六百字的文章太过难写,后来又加至八百,更是要人命。后来,只要能够成功开了头,便可以洋洋洒洒写上千把字,暂不论文章质量如何,至少可以凑足字数,完成任务。再后来,截止今日前,有些文字在脑海里浮动太久,就是不敢全数吐露,只能含沙射影,遮遮掩掩,就像我大学舍友说得“握着笔写”。虽然有些文字在脑海里浮动很久,但就是不敢全数抛露,究其缘由,不过是心中悲愤难以平复,部分言语过于激烈,敏感词汇频现,终是迫于生计压力而不得不低头沉沦。
现如今,看了部分知网文章,当年离校时恩师的话语不由自主得浮现眼前。曾几何时,年轻气盛,自以为能够仗剑走天涯,凭借自我苦干实干的牛劲能够留活于世。今日,才明白当年恩师的通透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他虽未在我所处环境工作,却能透彻现状与缘故。只能说是当年自己太过自负或是愚钝无比,没能及时领悟,致使现如今进退维谷。
实话,今日在知网所看文章,若是由我发于社交平台,估计手机会有几十个电话,不是删除便是问责。里面缘由不言而喻,真的可以明白其中滋味。
学习,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学习。
我们的道路还很长,需要学习和领悟的东西还很多。与自然相比,我还很渺小。唯有学习能够治愚,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提升自我,缓解自我的愚钝与无知。
生活,人生。两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需要认真审视,好好对待。在苦难与迷茫中要坚守初心,锤炼自己。在成功与喜悦中,要能够静心沉淀,不断提升。
忙碌,是我们对付惰性的一个方法,如果在忙碌中找到正确的价值追求,那我们的人或许会变得更加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