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洁:会决定人一生的命运,需要越早想清楚越好
著名天使投资人徐小平被母校Saskatchewan大学授予了荣誉法学博士学位,并被邀请在毕业典礼上发表精彩演讲。今天和大家分享几个他在演讲中提到的几个观点:他认为有些事情,会决定人一生的命运,需要越早想清楚越好。
1. 选择决定命运,认知决定选择。在离开学校以前,就应该清楚地意识到,世界很大,变化很快。你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绝对不足以帮助你建立一个广阔的视野。你必须养成随时随地跨界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不断探索那些与自己的专业貌似无关的知识新边疆。
思考:去年猎豹CEO傅盛写了三篇著名的认知方法论的文章,在互联网圈子里传得很火,三篇文章主要都围绕一点展开“认知”。另外一些知识网红也越来越频发的提到了认知对一个人的影响。甚至说道未来一切的竞争,都是认知的竞争。同样是一个事物,你看到的和别人看到的就是不一样。即使你们看到的一样,在心里想到的也不一样,即使你们想到的一样,在根据这个事物发散出来的思维现象也不一样。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差距呢?——认知。所以,要在以后的路上走的更远,看到更多的世界,你应该提高自己的认知。而提高认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保持好奇心,不要局限自己的思维和眼界。读万卷出,行万里路。
2. 在人生大事上学会运用经济学思考模型。人的价值高低取决于稀缺性,即不可替代性。所以,无论做什么工作或者选择和谁一起生活,都要把事情做到别人无法替代的程度,这是对自我价值最好的保护和经营。
思考:经济学从来不是一门教人赚钱的学科,而它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利用经济学思考模型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洞察到人类行为的本质。利用供求关系就能轻松解释某些东西看起来不起眼但却备受追捧,某些东西现实市场价格为什么总是不能体现其价值。你会更加科学的评估自己的选择行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去思考自己的机会成本有多大,这样,你将会很少出现让自己后悔的决定。
3. 利他和利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应该把不计回报的帮助他人,变成自己的一种本能。所谓成功,就是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他人的需求。利他的范围越大,就越接近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反之,想要在越大范围内成就自己,就越需要得到来自更多人的力量和认同。所以,利他精神发展到极致终究是成就自己。
思考:还在读大学的时候,有一天看马云的演讲,他说道“阿里巴巴最核心的价值就是帮助中国数千万中小企业家成长”,我当时很鄙夷的在心里反驳了这个观点。因为我们认为商人最重要的目的还是盈利,任何行为都是逐利的。但这个观点也一直的留在了我的心里,后来的一段日子,我开始看到了很多的书,接触到了很有意思的人之后,才渐渐的明白,任何一个伟大的人,伟大的公司其实都是在不断的帮助别人,并从中真正的受益。虽然结果都是受益,但是在一开始的出发点却是截然不同的。这也是一个人或者一家公司真正能够流芳百世的原因。利他精神发展到极致终究是成就自己。
4. “唯大丈夫能本色,是真英雄自风流”。本色、真情是人的重要品质。在人生的一些重要时刻,一定要把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和感情表达出来,让对方知道你的真情实感。没有什么比本色示人、真情待人更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了。
思考:现在市面上有太多的情商课,投机耍滑的书,教你怎么伪装自己,从而获得别人的青睐。其实,工作这些年来,我渐渐发现真正厉害的人,绝对不傻。他们能从你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就能看出你是个什么样的人。所以,你确定你那些小儿科的把戏真的有用?清清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就连打呼噜都打的正大光明底气十足。真诚真的是一个人最宝贵的品质,越是最容易做到的。请你务必保持。
5. 就金钱而言,成长性比绝对值重要得多,结构性比起步点重要得多。要尽量选择那些能够给自己带来杠杆性收入和“收入本身带来收入”的工作。所以,与其拼命寻找一份领取高额工资的职业,还不如参与一家靠谱的创业公司、学会用互联网把自己的能力产品化、研究这个时代新产生的财富创造机制,才会更有可能接近财务自由。
思考:我经常在后台收到很多的私信“我该选择什么样的一家公司呢?”其实终极的选择标准就一个——选择一家让你能够得到成长的公司。也许你目前的薪水很好,未来每年也会涨薪一部分,但那是这都是你能遇见得到的收入,都只是线性的增长。这样的速度显然很慢。但是自己的成长性就不同,你永远不会预测到成长一年后的你是什么样子的,那个时候的你究竟会为社会贡献多少价值,会为你带来多少的财富。这是一种指数级的增长。这个观点在经济学中成为“杠杆”。
6. 金钱的作用有其“临界值”。在达到这个临界值之前,金钱是和个人幸福感正相关的,所以必须尊重和重视金钱的基本价值。使自己成为一个体面的人,这是你参与社会交往的前提。但是,一旦突破这个临界值(美国人的研究是年收入7.5万美元),金钱就不再直接创造幸福感,而是变成一种工具,把这个工具的力量最大化成为它本身的目的和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做天使投资,和比尔盖茨做慈善,本质上都是一样的“自私”:把金钱变成帮助和影响他人的工具,以此获得自己的精神回报。
思考:还记得马爸爸曾经说过“他最后悔的一件事是创办阿里巴巴”,很多人都笑了,其实我是认同的。一个公司,你一旦创办,你就得不停的想办法去找人、找钱、找资源来饲养这头怪兽。除非你出局或者怪兽死亡,这个现象才能停下来。所以,让金钱作为一种工具,不断地帮助别人,影响别人。你才能从中获益。
7. 人生远比我们想象得漫长,所以不争一城一池的得失,要把一切机会和挫折都放到尽可能长的周期里来思考。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老师当年高考一共考了三次,作为一个年轻人,在当时所经受的压力和摧残是不可想象的,可是站在今天回头看,那只不过是非常非常短暂的一个瞬间。
思考: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夸大了困难和喜悦对我们的影响。你所高兴地,在意的,快乐的,担心的,忧伤的everything都会随着时间慢慢消散。有些实在散不掉的影子只不够是你不愿意让它散去罢了。所以,千万不要高估你现在遇到的一些事。尤其是当你还意识到自己还能活几十年的时候。
8. 当有两件事摆在你面前,一件你轻松可以上手,一件需要你从头学习摸索,别犹豫,选那件难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是每次都是那件更难的事情成就了更大的成果。我所认识的所有高手,都有一种“舍易求难”的本能。
你知道为什么高手都愿意选择那件比较难的事情吗?因为简单的那件事情曾经被一个人选了,后来的后来,这个曾经的高手就慢慢地变成了平凡人。而从始至终的高手,都会严格的要求自己,让自己挑战更大的,获得更多的。
9. 在任何一个领域,输出能力最强的那些人都会摘走最大的红利。无论是写作、还是演讲,你一定要尽最大努力强化培养至少其中一种输出能力,并且长期坚持向外界输出自己的思考和观念,直到成为市场中最强的前20%。
思考:输出真的会慢慢地改变一个人。这只一种及其快速而低成本的成长方式。因为每一次的输出都是与外界的以此链接。有了连接之后,你就会得到反馈。有了反馈之后,你就会根据反馈重新调整动作继续行动。这一系列过程叫做反馈闭环。现在,输出外外呼两种1、写作,2、演讲。我身边有太多的例子通过这两种方式提前十几年实现财富自由的人。
10. 时间是每个人与生俱来所持有的唯一且最重要的资源。但时间并不是在所有事情上都产生同样的回报。你必须有能力做出取舍,把时间投入在那些最有价值的事情上,同时承受可能由此带来的遗憾。当然,什么最有价值,见仁见智,就我个人六十年的人生感受而言,依次排序是:持续的学习发展自我、友情、成就那些比我年轻的人。
曾经有个观点一致让我变得很悲观:你的父母就是你的起跑线。从大学到工作后,我身边见到了太多家庭优渥的人。这让我一度感到自卑。可是后来慢慢想明白了:不管你含着金钥匙出身也好,小时候家徒四壁食不果腹也好,你们都拥有同样的一种东西——时间。上天不管有多么不公平,在这件事上,还是很公正的。好好利用这段时间持续的学习,不断的完善自我,不断地帮助别人,不管你的起点有多低,你的人生一定不会太差。
11. 强化自省能力。自省是人防止精神衰老、事业衰退的秘诀。自省的能力来自不断学习。有一个手机应用「得到」App挺好的,下载它,使用它,做一个我这样被“致敬”的终身学习者。
思考:自省其实是一件有门槛的事情。自省又叫做自我认知,是自己对自己行为模式的一种认知思维。这种技能在学校从来不会学到。只能从一次次的与人协作中获得反馈,不断地练习这种技能,你才能对认知自我这件事有一定成果。一旦你拥有了这种技能,你在不依赖外界的反馈下也能实现自我的迭代升级。那我们怎么练习这种方法呢?写日记,记录你一天的行动,并回想你在这些行动中的行为和思考方式。不断地记录,不断地找问题,不断地去优化,一段时间后,你将收益颇丰。
写作百日计划:【2/100】
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分享出来,希望你在文章中有所收获。不需要打赏,只需要你的“喜欢”和“关注”,帮助我实现码字的小小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