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影响着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所有人都思考过和钱有关的事,自己有多少钱,要花多少钱,怎么才能赚更多的钱。如果多关心钱,就能让我们更明智地花钱,那倒也是一件好事。不过,事实正好相反,大量行为经济学的研究表明,人性的弱点让我们在很多时候在金钱方面做出了错误的决定。畅销书《怪诞行为学》的作者丹·艾瑞里在他的新书《美元与感觉:我们如何错误理解金钱,以及如何更明智地花钱》中提到的九条建议,能帮我们避免或者减少在花钱上犯错。
第一,不要忽略机会成本。你应该从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在面临多方案选择和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的角度来看待交易,弄清楚得到某种东西要付出的是什么。如果没办法直接衡量拥有某个东西的花销值不值得,可以尝试替换成其他东西。比如,可以把钱换算成时间——你为某个东西花的钱,是你几小时或者几个月的工资,这个时候你再权衡你将要花的这笔钱值不值得你用这样的代价付出;每一次苹果手发布新款的时候,网上就会流传很多的段子,有很多工薪阶层使几个月的工资来买一部苹果,大学生高息贷款……这些的机会成本都非常高!
第二,不要被相对价格误导。每年双十一、圣诞、元旦等一些重要的节假日,大量的商品都会打折做促销活动,我们在面对打折的商品时要考虑的不是原价多少钱,或者省了多少钱。你应该想的是自己真正要花多少钱。比如,买一件原价1000块钱,打折之后600块钱的衣服,不是省了400块钱,而是花出去600块钱。你也不要按照百分比来思考钱的问题。当你看到百分数时,你要多想一步,算一下到底是多少钱。我们手里的钱都是有一个具体数字的,比如,100块钱就是100块钱,不管它是1000块钱的10%,还是1万块钱的1%,它都是100块钱。
第三,不要给钱分类。钱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不管是工资、奖金,还是你从别的地方获得的收入,每一分钱都是一样的,都是属于你自己的。如果你发现你正在花某个类别的钱,比如,你觉得你正在花属于“奖金”这一类的钱,你就要停下来提醒自己,钱就是钱,是不分类别的。有些人会想奖金是意外之财,我会在这一类钱的时候会比自己辛苦挣来的工资更容易花掉。
第四,不要用很简单的方式付钱,这样你就感觉不到花钱的心痛。感受到花钱的痛苦,能让你至少思考一下所做选择的价值以及机会成本,也会让你在买东西之前想一下,这个钱到底该不该花?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消费景和支付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像支付宝、微信让我们的支付变得越来越方便,大到商场、超市、小到便利店早餐店菜市场都可以不用现金支付,我们根本没有慢点儿付钱的机会。以前大冬天的饿了想吃个夜宵懒得出去就在家泡个面什么的吃,现在直接饿了么一键下单支付搞定;往常逛街每到月底某一个周未约个姐妹一起逛街买东西,现在上个厕所尿个尿可千儿八百的没了……当然如果想要慢下来可以“尽量用现金,不用信用卡,网上绑定的银行卡少放钱”
财富是每一个人追求的,但是财富的增长积累需要一个过程,我们都知道理财的基本技能是增加收入或压缩开支,收入的增加会受到时间和经历各方面因素的限制,若只是一谓的压缩开支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也不可取。只有克服自己的一个不好习惯,明白花钱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是什么才能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