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琪琪聊天,聊起彼此的近况,说着她便发给我一篇咪蒙的文章《我活成了父母最讨厌的模样》,文章大概讲得就是关于父母想让儿女考公务员,考编制内然后各种反抗的那些事儿。
看完这篇文最大的感受就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原来天下父母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自己的儿女能够顺利地考上公务员,特别是女孩子。
作为应届毕业生的我,从去年开始便被父母念叨着要好好准备公务员考试,如今临近省考更是天天洗脑。和身边的朋友聊天时发现,原来每个人的处境都差不多,好像整个社会的组织结构就只有公务员,编制内工作一般。
或许我们在父母眼里真的都还是个孩子吧,所以他们也总是习惯性地想要去替你安排好一切,从而忽略你的想法,你的喜好。每一次的反驳都会换来一句:“那你想做什么?”然后便是我无尽地沉默。
其实不是我们没想法,只是我们的想法大多都会被一次又一次地驳回,渐渐地我也就什么都不说了。因为每次都好像喊着莲心,苦到想哭但却什么都不能说。
面临毕业,“手无寸铁”地走向社会,难免会显得有点底气不足。的确啊,像我们这种资质平平,亮点不多的人可以做什么呢?
如今已经3月份了,有些人已经目标明确,但更多人迷茫;有些人选择义无反顾地朝着目标前进,但更多人漫无目的的随着大流。所以20多岁,刚毕业的我们除了考公务员还能干什么?
-2-
这个问题其实在去年的时候也困扰了我很久,那个时候的我除了会写点鲜有人看的文章其他好像什么亮点都没有,有时看着自己的文章就觉得像看一堆废纸,不止一次地问自己写个鬼,都没人看,写个鬼。
以后就随大流考个公务员吧,女孩子那么有追求干嘛?说出这句话自己都鄙视自己,所以每次吐槽完,还是会继续笔耕不辍,也就是靠着这种自我麻痹的精神不知不觉一点点坚持下来。
去年年底的时候偶然加入了一个自媒体团队,上班第一天便写出了10万+,我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发文章时的那种紧张感,目不转睛地盯着后台,生怕错过任何一条留言。虽然后来陆陆续续出了很多篇高阅读的文章,但那种第一次被认同感我想我应该一辈子都不会忘。
离开团队后便开始在简书写文,虽然之前也有更,但也总是断断续续,质量也不高。其实一开始也并没有那么大志向说要如何,毕竟又是一次重新洗牌,但也就是前天,自己试着总结了一篇安利,看着蹭蹭蹭往上涨的阅读量,再一次觉得自己不应该放弃这个一直坚持的爱好。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潜力非凡的主体,关键看你能不能坚持你的初心。闺蜜小颖便是我身边一个励志姐般的存在,学汉语言出身的她在大学的时候便开始接触主持,刚开始也是门可罗雀,甚至放弃过有一段时间,但也就是凭着那一股拧劲儿,靠着自己单枪匹马闯了出来。
如今她已经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主持人,也在电视台有着主播一职。曾经看过一句特别带感的话:凡是新的事情总是这样一来的,起初热心的人很多,而不久就冷淡下去,撒手不做了,因为他已经明白,不经过一番苦工是做不成的,而只有想做的人,才忍得过这番痛苦。
- 3-
这番痛苦的过程会淘汰很多人,优胜劣汰便是这个道理。大学是一场隐形地加时赛,多得是人在宿舍里浪费青春,同样也多得是人在图书馆奋笔疾书。面临毕业,其实路有很多条,看你敢不敢走。
公务员是其中最容易被认同也是相对比较稳定的一条,但并不是所有人多适合当公务员,很多人为了走这条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而放弃自己的初心。其实职业没有高低贵贱,公务员也没用想象中那么好,相信看过那些体制内的人写的文章大概也能了解到想如今公务员的形势。
我的男神前段时间写了一段挺文艺但挺在理的话:是不是就像电影里的桥段一样,人的心里都住着两个极端,一个崇尚自由活在当下,另一个就是脚踏实地向往美好,好像少了谁都不行,它俩各自修行,偶尔碰见,也会互相交流几句。
我们都有一颗想要稳定的心,但毕竟我们还年轻,能折腾的时候还是折腾折腾吧。公务员很好,但让那些想当公务员的同学去当公务员更好。
至于我,我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坚持写下去,能够如愿以偿地进入那家目标里的报社。对,我一个学金融的都能跨界当编辑,你们一定比我可以。
最后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能够坚持你的初心,做你想做的事情,毕竟说真的,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多年后想起这一份坚持,也会觉得这个过程让我们更懂事一些吧。文章很短,写的也一般,愿你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