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还是忍不住把前天在简书里更新的《看日出》,转发在了朋友圈。配上文字“在简书里更新的第100篇文章,给自己点个赞。”不少认识的,不认识的朋友点赞留言,一片称赞声,有那么一会儿,真有点飘飘然,觉得自己真的很了不起。
晚一点,我看见一领导把文章链接私发到我微信上,并附上一段表扬的话,我客套了几句,接着他写到“这篇文章散发出来的气息,给人的感觉还是书读少了。”“假以时日,在思考的深度上,在表达的流畅方面,定会有更大的收获,更能给人以美享受。”我感觉一陈耳红脸热,还好,隔着屏幕,领导看不见。我忙回了个不好意思的表情。
可不是吗?自己天天在写,真有点记流水帐的感觉,平白的语言,没有思考的深度,写好就直接发上去。没有冷却反思的过程,没有推敲琢磨烧脑的斟酌,这样怎么能出好文章呢?
想想以前更新公众号,没有天天写,但隔几天会出来一篇,但不敢轻意发出来,要放几天后,反复斟酌修改,还必须给老公看看,改改,确定没有错误、有可读性才敢发。所以,也赚来了不少点赞与赞赏。
可是,越写越不敢发朋友圈了,感觉没有深度,语言总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暑假8月12日开始参加了“一起写吧”教育写作挑战大赛,坚持每天500字以上的日更。到现在为止,确实没断更,但是文章质量却有所下降。
我常想,就当是积累素材,练练笔。但是,现在想来,经常这样写,也不是办法,还是要认真谨慎些,养成简洁准确生动表达的习惯,才能越写越好。
另外,文章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还是如领导所说,读得书少了,积累得少了。虽然每天会阅读,但是量还是少了,特别是国学类、诗词类、哲学类都很少,所以语言不精练,没有思考的深度。这是我努力的方向。
郝晓东院长,在新网师的晨间寄语中说到:“言语的贫瘠往往是思想的空虚,言语的偏激往往是思维的偏执,观察一个人的灵魂就观察他怎么表达,怎么言说。”对照自己,还真是思想的空虚。这是阅读得不够、思考得不够的结果,这又是我努力的方向。
还是那篇《“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的课文,我们在任何成长的阶段,都需要来自鼓励与批评的力量,才能不让成长的小船因为偏向哪一边而翻船。
感恩所有点赞与指出我错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