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给大家介绍了一则《唐传奇》里白娘子的故事。今天再来讲一则关于蛇妖的故事,它出自五代王仁裕所撰的笔记小说《玉堂闲话》。
话说,古时候在一个叫南中的地方,有个选仙场。所谓选仙场,就是一个悬崖下的空旷高台。传说,悬崖壁上有个山洞,有仙人居住,每到中元节,山中道士们就在选仙台设立道场,选出一位修行最高的道士,由仙人点化,羽化成仙。
早在选仙日子来临前,道士们就汇聚于此,布置好场地,大设斋醮,焚香祝祷,一连祝祷七天,选出一位年度最佳者(视为修行最高者)。到中元节当天,众人将选中之人打扮一番,送上选仙台,而后纷纷退到台下,远远观望。
不多时,五彩祥云从山洞缕缕飘出,选中的高道踩上云头,冉冉升起,最后消失在五彩祥云中。台下的道友们目睹此景,无不感动落泪,纷纷期盼自己有朝一日也可以升天。
这个习俗持续了好多年。又一年,有一位道士被选中。在道士飞升的头天晚上,一位做和尚的亲戚突然前来拜访,说要和他诀别。谈话中,和尚交给道士一斤雄黄,说:“你们道士修道都很重视药材,这些我都送给你,一定要收好,千万别丢了。”
第二天,道士怀揣着和尚亲戚送给他的雄黄来到选仙台。不久,洞中五彩祥云冉冉飘至他的面前,他平复了下激动的心情,踏上祥云,飘然而去。
过了十几天,山中突然弥漫着一股恶臭,昼夜不散,方圆几里地的山民和猎户都能闻到。又过了几日,一位猎户顺着恶臭一路摸索,攀悬崖,过险径,终于找到了来源,正是那远近闻名的仙人洞。
猎户点燃一根火把进入洞中察看,发现洞中有一条已经腐烂的巨蟒尸体,那恶臭正是由它发出的。巨蟒尸体的一旁有一座人骨累成的小山。猎户这才明白,原来这巨蟒竟是蛇妖,所谓羽化成仙的道士都成了它的点心,而飞升时出现的祥云正是它喷吐的毒气。
这则传奇故事虽不长,但颇有意蕴。
简单来说,道士们本为选仙,却妖仙不分,哪怕是选出来的修行最高者也看不出那祥云是妖精幻化,接连命丧蛇口,这无疑是巨大的讽刺。
其次,这则故事也体现了历史上佛道两教不断融合的情况。在中国古代志怪小说里,往往是道士抓妖,和尚念经,但道士搞不定时,和尚便出面降伏妖怪。这则故事里,和尚显然早已知晓洞里仙人的真面目,便借道士施展手段除了那妖怪。
最后,除妖的方式说明了造化万物,一物降一物。雄黄是蛇妖的克星,就连道行高深的白素贞都抵挡不了雄黄酒的力量,更何况是这只还未化成人形的畜生呢?
只可怜那道士,用生命做了诱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