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这一章主要是讲功成身退之道,意思是保持着圆满的状态,不如适可而止,捶打得既尖又利的铁器就不能长久的保持锋利,纵然金玉堆满房屋,谁也不能长久守住。富贵而又骄纵,定会给自己带来祸害,功成名就之时要含藏收敛、激流勇退,这才符合自然运行的规律。
世界谁不追求名和利,谁不想自己过得更好一点,如果能够做到心如止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恐怕这个世界上这样的人是非常少的。
我们都是生活在现实的世界当中,我们就不可能不食人间烟火,因为我们会有吃穿住行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当这些基本的生存需求满足之后,人们还会去更上一级的去思考,期望去追求自我实现、自我成就的价值。
从整体上来说,人类的贪欲永远都无法得到满足,所以人类的这一弱点就决定了他会一直追逐名利。但是一旦名利双收之后,又该怎么去留住它们?老子的答案是手持杯子,往里加水,当水满的时候,还不停的往里加,就会溢出来。或者还有一个说法,就是弓拉满之后,仍然继续的猛拉,当然弦就会绷断,那这都是“满遭损”的另一个形象的解读。
道理说起来很简单,但是真到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就能够真正的明白。因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我们用这个比喻来描绘我们的人生,听起来似乎有些消极,但它符合常识。有的人在短暂的一生里拼命的捞钱捞物,无非是想通过对财富的占有,去来证明自身存在的价值。而有的人一心想出名,是想通过名声来证明自己没有虚度光阴。
人们争名夺利,有的人不择手段,不惜出卖灵魂,不惜做恶事、做恶人,结果可能没有得到他所想要的,但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因此老子认为,持而迎盈之,揣而锐之,富贵而骄,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玄德的反例。
因此老子认为功成身退是无为的最高境界,是应当奉行的基本行为准则。
大道就是这样,它滋养万物而不居功,没有恩义也就无所谓报答。万物接受大道的恩典,不去报答。大道和万物仿佛毫无关联,所以就没有怨恨和嫉妒,是自然而然。人类只有和大道同步,才能达到收放自如,进退有度的美妙境界。
三国中的关羽被称为“武圣”,是因为他有非常辉煌的战绩。早年的“温酒斩华雄”,中期的“过五关斩六将”。后期的擒于禁,杀庞德,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最后关羽因为他被声名所累,骄傲自大,大意失掉荆州,走麦城,被孙权所获,拒不投降被杀,很是可惜!
美国的福特汽车曾经在1921年市场份额占到了整个市场的55%,一举击败了当年的行业老大通用汽车,当时的通用汽车只有11%的市场份额。短时间取得巨大成功之后,福特的骄傲情绪,不思进取以至于让通用汽车在1940年重新夺回了行业老大地位,市场份额上升到45%,而福特却下跌到16%。人们凭借一种理念或方法取得成功之后,尤其是连续取得成功之后,容易产生惯性的依赖心理。殊不知,昨天的成功可能就会成为今天的障碍,欧洲管理学大师斯普伦格说,不要落入成功的陷阱,他指出即使是一些刚开始做事非常灵活,以客户为导向的知名企业,也很难批评或挑战自己过去的成功经验,于是他就逐渐失去了灵敏度和适应能力,然后就有可能成为成功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