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这件事,在我们的生命中应该是永恒的,它影响着我们的眼界和格局。
我很喜欢三毛说的一句话: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文字是有力量的,也是有温度的。
不管是一个故事,一篇随笔,还是一首荡漾心头的短诗,都能带给我们情感的触动。
世界太大了,终其一生我们也走不完,所以我很喜欢看别人的故事。
每读完一本书,我们就像多经历了一种不同的人生。
为书里的故事悲伤,为书中的人物惋惜,被作者笔下的文字迷倒,这种感觉,让我深深沉醉。
读的书多了,久而久之,那些文字就融入了我们的头脑中,流淌在我们血液里。
在书中见过的人物,听过的话都会成为我们现实生活的参照。
遇到跨不过去的坎,或许我们也不会那么轻易向苦难低头。
随着我们读的书越来越多,谈吐、气质会自然而然发生改变,这种潜移默化的巨大力量,有时,我们自己都察觉不到。
当然,也有朋友疑惑,读过的书很快就忘了,似乎并没有多大的作用。
我曾有此疑惑,但我读书,是因为它对生活有用才去读吗?
我也曾问过自己这个问题,答案是:“读书本身,就是一件怡情养性之事,就算当下没有指导意义,也不影响我去做。”
为了让自己读书的效果变得可视化一些,我经常在读完一本书后会写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包含两个部分:整本书感悟+句子摘抄。
整本书感悟,我主要是把自己最想记录的感受写下来,可能是对人物的解读,或是对作品结局的看法。
还有就是这部作品和我的精神碰撞擦出的火花。
句子摘抄我认为也很重要,一些读起来觉得脑门被炸开的、语言描述极致优美的,我都如饥似渴地抄写下来。
毕竟这样的句子实在不多,所以我格外珍惜。
以前我还会将整本书的目录抄下来,每个小节的故事都写一个梗概。
刚读完去做这件事会觉得很有意义,但过了一段时间去回看笔记,发现并没有多大作用。
从那以后,我写读书笔记就只做读书感悟和句子摘抄两个模块,一来是觉得这两个很重要,二来也减轻了写读书笔记的负担。
这个暑假,我会尽可能大量涉猎各种类型的书籍,狠狠地、沉浸地去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