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孙猴子是花果山水帘洞里的一块石头蹦出来的。
现在中国很多地方还有“花果山“,”水帘洞“这些景点,信誓坦坦的说就是那里,居然还有无数人特意去看。你也不怕猴子笑话你,科科,宇宙籍都错了好吗。
活在另一时空的孙悟空
《西游记》里记载孙悟空的身世:“世界之分,遂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 在东胜神洲的海外有一国,叫做傲来国。傲来国靠近大海,在海中有一座名山,叫做花果山。这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有一天仙石突然爆裂,从中蹦出一只石猴。“
这个“洲“和我们所说的欧洲亚洲是两个概念。佛教的世界构想,是一个立体的结构。四大部洲的说法,在佛教的《阿含经》里就有记述,是十法界中人道众生所居住的地方,位于须弥山四方,七金山与大铁围山间的咸海中,有四个大洲,称四大部洲、四大洲、四天下、须弥四洲。
孙悟空所在的“东胜神州“,《阿含经》记载云:”东胜神洲,梵语弗于逮。亦云弗婆提。华言胜身。以其身胜南瞻部洲故也。谓日初从此出也。在须弥山东。其土东狭西广。形如半月。纵广九千由旬。人面亦如半月之形。人身长八肘。人寿二百五十岁。“
而我们所在的“娑婆世界“是在”南瞻部洲“。这里的人”勇猛强记而能造业行、能修梵行、有佛出世其土地中,因此三事胜于其他三洲及诸天。“也就是说这里的人造业比较多,但是能修习,人有成佛的可能性。
孙悟空的原型可能出自印度的一部史诗,叫《罗摩衍那》。这部史诗里提到了一个叫做曼哈努的猴神,他帮助王子带领猴子大军,铲除森林里的妖魔鬼怪。哈曼努能变化成人形,也有变大变小的神通;甚至有有钻入女罗刹肚子,和得罪过大神梵天的桥段。
这里可以看得出,这个哈曼努和孙悟空还真有些类似之处。《摩罗衍那》从三国时代的吴国传入一部分,慢慢流传到中国。所以如果吴承恩借用了这个形象,也是不奇怪的。
孙猴的法名为何叫“悟空“
“空“的境界,是佛教开悟的标志。而“悟空”就是了悟空性。
《心经》里说”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那已经是菩萨的境界了。
整部金刚经就在讲一个”空“,一部《六祖坛经》也是在诠释这个“空”字。可见“悟空”作为佛家的大弟子,所代表的意义。
佛经里常常把凡夫心的躁动比作猴子,把习气的顽固比作大象。所以在西藏的寺庙里,经常可以看到猴子和大象的形象。
猴子性燥多动,左顾右盼,上蹿下跳,没有一刻安宁。佛学对待人心无时不刻的造作的法门就是修“定”,打坐就是一个常见的法门。
在《杂阿含经》中,释迦牟尼佛打了个比方,说明猴如凡夫心意:有一个人在空房子里的柱子上拴了6种动物,譬喻六根,其中一种动物就是猴子,而柱子就是身念处。这猴子就如同人的心意,奔啊、跳啊、挣扎啊,可是如果身念处的柱子足够坚固——行时知行、住时知住、了了分明,猴子被拴在柱子上蹦来跳去也跑不脱,筋疲力尽,终于靠着柱子安歇下来。
南怀瑾在讲解佛法时曾说:““那只猴子就象征我们第六意识的心念。一个筋斗云就翻过了十万八千里;一会上天,一会下地;打了龙宫,又大闹天宫。我们的心念不正是如此?总而言之,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乱七八糟,没有什么不想的。好讨厌啊!打坐起来,它就捣蛋。你要静,它偏动,真是麻烦!”
从这点上看,孙猴子的顽劣本性是在说心造作的本质;神通之大,又再譬喻心性的难以调服;被如来佛压在五指山下,在譬喻佛法中“定”的威力;而克服千难万险,取得真经,就是渐悟成佛的道路了。
吴承恩并不信佛,然而他借用的一些元素,或巧合或刻意,又和佛法有相应之处,也是一种因缘了。
下一篇说说孙悟空的第一个师父“菩提老祖”的可能身份。(允许我种个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