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这个形象,很多人都因被《三国演义》洗脑而有了错误的认识。因为一直在用曹魏政权来突出蜀汉政权,所以对曹操也有适当的丑化。其实不然。曹操绝对是历史上一位十分有才的豪杰之一。
曹操在年少时“机警有权术”,喜欢捕猎,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二十岁举孝廉,当过一段时间的好官,闭门读过一段时间的好书,然后再次步入仕途。
曹操刚做上典军校尉时,大汉王朝就已面对崩析瓦解的危险。太后垂帘听政,十常侍领着一帮宦官手握大权,小皇帝无能,何进、袁绍本想干件好事的,却叫错了人,招来董卓。天下骚动。百姓没东西吃,纷纷放下田地,四处游走,各处黄巾起义。 战火硝烟笼罩大地。董卓更是在京城为非作歹。曹操险些被他盯上,于是只好隐姓埋名,暂归乡里。自此,开始倚仗自己的实力,立足于天下。作为魏国的开国祖师,曹操在军事、治国、用人方面都是有自己的一套的。
曹操的家族是他开创事业的根基,曹家和夏侯家都是世家大族,他们率先跟着曹操顶起了一片天地。于是曹操就带着他的几千兵马走南闯北。人虽不多,实力却很强,曹操“善出奇兵”,所攻之处,总能胜,因此人马壮大得很快,尤其在获青州兵后,拥有了几十万人马,也就是他今后的主要势力。
曹操先后主要参加了三次较为重大的战役,官渡之战→北征乌丸→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打下了曹魏势力的根基,北征乌丸稳定了曹魏在北方的统治,赤壁之战想往南方扩张,败了。而这次的失败却给了另两个政权发展的机会,是后来成为三国鼎立局面的雏形。
他是一位出色的管理者。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来的。
首先,他提出“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 “但赏功而不罚罪,非国典也”。也就是赏罚分明。并制定了“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这样的条款,使将领们在出兵打仗的时候都竭尽全力、战功累累。
其次,他昭示天下“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这使天下有才之士都不计前嫌,前去投奔,使得曹操手下人才济济。
他还对手下人说:“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之。”使彼此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更易于沟通交流,并且关键时刻总能有良计。 因此曹操大军精锐却又不缺乏信任。
在攻打过程中,曹操还一路平定民心,这也是很有远见的举动。他令曰:“丧乱已来十有五年,后生者不见仁义、礼让之风,吾甚伤之。其令郡国各修文学,县满五百户置校官而教学之。” 他重视教育的理念在当时无疑是很超前的。还有“重豪强兼并之法”,农民们谁不想安心种地啊,让地主们克制下自己的收税和奴役行为,这样一来,民众安定了,也不怕会再耗费兵力去平定。得民心,这为曹操的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曹操的胜利一直以来依靠的是“人和”,曾对袁绍说 “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的确,在天时地利人和中,人和是最重要的,因为是人与人的战争,所以人的力量甚至比天和地更大。曹操能够认识到这点,所以才不会被地域所局限。
对曹操最有名的评价就是那句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句话固然很对,但我认为,曹操这样的人在乱世比在和平时期更能发挥自己的作用。曹操的野心是随着势力一起渐渐增长的,据他自己在《十二月己亥令》中的说法,他一生都是在为国家平定战乱,并无篡位的念头。但我认为到后期就不是如此了。从平时来看,曹操的控制欲还是很强的,只是他一直在克制罢了,毕竟又不是没有那个能力。
但话是这么说,这个“奸”用得仍不太好,曹操乃真英雄也。朝代更替是很正常的事,尤其在乱世,如果没有人来推翻再重建的话,回到昔日的辉煌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这时,不论国家还是百姓,都需要有一人挺身而出,来平定那些可怕的鲜血与杀戮。而曹操就在干这事。他曾说过:“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曹操以他的胆识、气魄、智慧,得到了他的江山,帮助无数人避免了无益的痛苦,不是英雄又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