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瑞
“年轻的时候千万不要因为没钱而苦恼,以后没钱的日子多着呢。”
对于初到北上广的我们,如果房租便会压垮我们的脊梁,那就打个石膏赶紧接着搬砖去,不然呢?
留在小县城也好,去闯世界也好,勇敢便是:你知道这样的选择需要怎样的代价,到最后,可能头破血流、铩羽而归,也可能默默无闻、一事无成,但你依然愿意。
机遇与代价总是成正比的,如果毕业后你选择了北上广深,那你必然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代价,首先便是房租。
毕业了,我们“征服浩瀚星辰”的梦想可能要从为房东打工开始起航。
2016年暑假上海房租进一步暴涨,北京和上海的核心区的房租,已经突破了100元/平方米/月的大关,以70平米刚需房为例的话,即使三人合租,每人每月平坦房租水电等也接近3000元,你只能以时间换空间,选择延长出行住远郊,或缩小空间住小房。上海外环以外的隔断房租也从1000(一张床占满整个房间的布置)开始,非隔断的外环以外也得1500左右(我便住在上海一号线最后一站),应届生每月工资的40%以上都用于付房租。
因此在上海月薪若不足5000,你可能连在郊区群租的资本也没有,尽管:
那里隔断的墙壁阻绝不了都市的噪音,
那样的空间里看不到一丝阳光,
那里的浴室没有24小时的热水;
都市霓虹下的繁华从来与你无关,
灯红酒绿的街也不适合你停留,
就连说好一起的人也在街灯里渐行渐远……
住在那里,你可能感受不到四季的变换,
你看不见夜晚的繁星,
更听不到风吹窗帘的声音,
每次走下地铁,面对万家灯火,也没有一盏是为你亮着。
但,你终究有了一个可以容身的地方,尽管你睡得很不好,“半死不活”成为你在都市的标志。
或者,在忍无可忍之后,你选择向父母求助,“毕业了不再啃老”的誓言让你难堪与苦楚,或许你的父母说“回来了吧孩子”,你依然掩饰着一切委屈“不,我要在上海立足”,近乎固执的坚持,成为你在都市打拼的最后支柱,你依然相信:都市容得下所有的理想,即使再小。
人生最美妙的,莫过于那么多未知的可能性。你知道,小县城对于人的最高衡量标准永远是公务员,你的能力在那里无处可施,你的才华横溢或许比不上一次请客送礼、溜须拍马。你不想在25岁就死亡,却在75岁才安葬,所以,你来到了北上广。都市的包容性,让每一种理想都值得被尊重,也是这样的魅力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年轻人。
可是呢,谁说住在遥远郊外,做一个蚁族就是失败的呢,我们也看见这个城市不一样的真实。
在寒酸的隔断里,我们更能体会孤独与无助,在长期的自我相处里变得温和又坚强;
在遥远的郊区,我们可以看见这个城市最荒凉原始的一面,“是呀,这么光鲜的都市曾经不也是这么荒凉,我们也会从荒凉走向辉煌的”;
在人山人海的地铁里,我们更能体味小人物的拼命与不堪,以及对于未来的脚踏实地的顽强,那些成功的人士,谁的交通工具曾经不是地铁呢;
更或是在某个夕阳照在脸颊的黄昏,我们也能从微弱的余光里找到诗意与温暖。
……
你说呢,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便只能风雨兼程,因为你愿意为之倾注一切。
不为理想奋不顾身一次,我们哪里有资格说理想太难呢?
毕业了,我们曾经远大的理想,也许只能从为房东打工开始。
我们卑微,我们不懦弱。
我们或许融不进都市,也退不回故乡,一直挣扎在社会边缘。——谁的青春都有伤,谁的青春不迷茫?努力最坏的结果,不过是大器晚成。
没关系,每一个璀璨的结尾,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只是,努力的你也要记住:
下雨了,如果都市里没有人为你送伞,那就为自己撑起一把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