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理财知识学习中,总是打圈转不出来,总感觉自己懂了,但是又没有特别明白里面原理,直到自己今年把财报学完,终于打通了自己这么多年的投资困扰和体系,今天总结下
一直认为,投资应该是最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毕竟我们每天都在用钱交易,如果你能把投资知识,与我们常人理解的生活场景结合,描述出来,可能你真的懂了
投资的底层逻辑原理,说起来也是大家经常听到的:巴爷的未来自由现金流的折现(底层框架)
知道这句,到理解这句,我用了将近10年,所以说,知道和懂得的距离很远,很远
投资底层原理,赚取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就这么简单,但是不容易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比较性价比,目的总想用最少的成本,获得更多回报
来来往往,都是对未来企业能创造多少现金流的估算,预估正确奖励,预估错误,自己买单
而后又有根据不同企业生命状态给予不同的预估方法
企业跟我们自身的生命周期很类似
在很小的时候,比如初创期,让人充满着希望和无限想象,压对人,你会跟着他一起飞黄腾达,压错人,一样的血本无归,我们压的是什么?是他的精力,创造力带来的财富增值,必须压对他创造财富的能力,这不又回归到了原理
但是初创期总是充满不确定性,上天,入地,平庸,死亡都是他可能会有的情况,一将功成万骨枯就是它们的残酷竞争状态
还有一种是中年的大叔,摸爬滚打身经百战,已经摆脱红海之争,每年都有稳定的业务,日子过的也还滋润,但是,行为相对也透明,大家对他报价测算未来现金流也相对容易,给他定价也相对稳定,投资者收益也相对稳定,风险也偏低,只要不是最贵时候买入,长期也可以赚到自身企业增长的收入,这个是对经营稳健类别给予的未来自由现金流估算
当中年向老年迈入阶段,由于一辈子拼搏,积累大量资产,涨幅不大,但是实际收入又很高(可以理解刚刚毕业大学生,和积累一辈子资产的父母,父母吃利息收益,都比孩子开始上班工资多很多),我们投资这类企业,更看重它的分红,观察它们下手机会,就是足够透明便宜
根据不同人的风险偏好,我们可以看到各类市场投资者状态,这都是基于第一原理演化出来的各类投资风格,但是它们最终目的还是赚企业创造未来自由现金流
还有一类是不知道价值,市场投机者,报价员,看到啥好买啥的,最容易经常被揍,总是给能判断价值的投资人更好的送筹码,接盘者
想想也真有意思,普通投资者,最好的盈利方式是价值投资,基于价值买入看懂的资产,不用关心市场报价员
价值容易判断吗?当然不容易,但是这才是我们最应该放精力学习的地方不是吗?
什么是价值,他每年赚多少,为什么能赚这么多,有什么优势,是长期竞争优势的稳定赚,还是突发事件引起的一次性收入?什么条件下会对他长期盈利带来冲击?精力多放跟踪会给他盈利带来毁灭的变量,而非市场疯子
个股研究真不容易,看看上面的问题,都不容易找到答案,所以买指数基金才是大部分人的长盈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