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且仅有一次的人生,应该怎么过?
迷茫彷徨的现代人,太需要阿德勒心理学了!
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他的理念影响后世近百年。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等经典著作都深受阿德勒理论的启发。
著名畅销书《被讨厌的勇气》作者岸见一郎,专注研究阿德勒心理学30年,其阿德勒心理学系列简明读本包含:
《甘于平凡的勇气》:不必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做真实平凡的自己。
《从此刻开始幸福》:学会课题分离,此刻的幸福就在你的手中。
《我们必须工作吗?》:不要在“狗屁工作”中寻找意义,去做创造价值的工作。
这套读本语言平实、简洁明了、观点实用,解说阿德勒心理学要点,提出明确有力的行动方法。
推荐给大家,希望你告别内耗、自卑、无力、苦闷,成为清醒、内求、有力量的生命强者。
《甘于平凡的勇气》(节选)
我儿子四岁时,经常不听幼儿园老师说话。每当老师开始讲话,他就会转身面向墙壁。
老师和我说:“我每次讲话,他都坐立不安,完全无法集中注意力。”她希望家长能协助解决这个问题。
二年级的时候,儿子突然不写作业了。回家后,他甚至不愿意打开书包。在一次家访中,老师提到了这个问题。她希望了解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并让我指导和监督孩子完成作业。然而,我拒绝了。
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孩子不听幼儿园老师说话这件事呢?又如何看待孩子不写作业呢?我们可以尝试把孩子看作行为的“对象”来思考。
我曾问幼儿园老师,孩子不听她讲话时,她作何感想。
“老师,您在那时感觉怎么样呢?”
“我很焦急。”
可以看出,孩子的行为引发了作为“对象”的老师的急躁情绪。
“那您通常会怎么做呢?”
“我会问他们,‘在好好听我说话吗’之类的。认真听讲的孩子都会坐在我旁边,但其中有几个孩子(包括我儿子)一直坐在教室四周。这很显眼。如果是偶尔这样没问题,但他们一直如此。他们已经上幼儿园很久了,还完全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这样的情况我不能放任不管。”
图 / 摄图网
二年级时,因为孩子总不写作业,老师决定来家访。在家访前,我与老师交流了我前一天去班上听课的情况。我看到黑板上写着“×月×日 ××(我儿子的名字)数学”,下面又写着“×月×日 ×× 语文”。除了个别其他孩子的名字,从上到下几乎全是我儿子的名字。
“前几天,我去班上听课时,看到在黑板上写着我儿子的名字,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哦,那是为了提醒我别忘了。忘做作业的孩子太多了,我有时记不清谁忘记做了什么作业,就写在黑板上了。”
不过,仔细想想,如果真如老师说的那样,她不必写在黑板上,只要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就可以了。
那么,把名字写在黑板上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没写作业名字就会出现在黑板上,老师也会焦急不安,这便是对孩子不做作业的行为的回应。同时,同学们会觉得就算忘做作业也没有我儿子忘得多,对我儿子而言,这更是一种“英雄主义”式的回应。
老师认为,孩子这么做是由于注意力缺失和懒惰,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要从孩子与“对象”,也就是与老师间的交流行为来考虑。
比起“从哪来”,更应考虑“到哪去”
先前提到,父母和老师试图通过责骂和惩罚来制止孩子的不当行为。然而,孩子们往往只会暂时停止这种行为,不久便会重蹈覆辙。
他们之所以不停止,是为了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注。如果对以获取关注为目的的行为予以关注,孩子自然会持续该行为,而不是停止。这种将寻求关注视作行为“目的”的观点被称为“目的论”。
阿德勒说,即便是心理学家也很难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因为有时“为什么”的含义并不明确,当我们问孩子“你为什么这样做”时,往往很难得到满意的回答,即便你问“为什么不听老师说话”“为什么总是忘记做作业”,也不一定能得到答案。
当阿德勒问及“为什么做”时,他希望得到的答案是行为的“目的”而不是“原因”。他认为,人并不是被原因推着走,而是在不断设定并追赶目标。换言之,他问的是“到哪去”,而不是“从哪来”。
图 / 摄图网
与目的论相对,还有一种更为普遍的观点,那就是“原因论”。比如,认为儿子不听老师说话是因为妹妹的出生让他感到不安,或者孩子不去上学是因为缺乏关爱等,这些都是基于“原因论”的思考的结果。
让我们以情绪为例来说明目的论和原因论的区别。通常,我们会认为是因为自己突然生气才打了孩子,但事实并非如此。
我们不能将情绪视为原因、行为视为结果。因为我们产生情绪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不是情绪在主导和支配我们的行为。很多时候,我们会为了让对方听从我们的意愿而产生某种情绪。例如,我们认为只要生气,对方就会顺从我们,于是“制造”出愤怒的情绪;我们认为表现出悲伤可以博得对方的同情,于是产生了悲伤的情绪。这种情绪并非源于内心,它存在于我们与对方之间。
从原因论来看,人是因为生气才会大吼大叫;从目的论来看,人是为了大吼大叫才会生气。
从原因论来看,人是因为焦虑才出不了门;从目的论来看,人是为了不出门才“制造”出焦虑的情绪。
也就是说,人们先有了目的和目标,然后采取有助于目标实现的行动,并“制造”出相应的情绪和想法。
不惩罚
阿德勒反对惩罚与责骂。他认为,羞辱孩子或让他们丢脸并不能改善他们的行为。惩罚和说教没有任何益处。
从之前的讨论中我们已经知道,这样应对实际是过度关注孩子的行为。孩子们会认为,即便受到责骂和惩罚,父母和老师也不会放弃他们。因此,他们通常会选择保持当下的行为。
很多人认为惩罚和羞辱能激励孩子,但阿德勒认为,这只会挫伤和夺走孩子的勇气。惩罚、责骂或是批评都会恶化亲子关系,一边与孩子拉开距离,一边又在特定情况下要求他们改变行为,这是不可能的。而且,惩罚的效果是一时的。一旦停止惩罚,孩子就可能会恢复不恰当的行为。即使他们停止了不当行为,也可能会一并放弃那些积极的、恰当的行为。
图 / Unsplash
对照之前提到的育儿和教育目标,我们不禁要问:惩罚究竟能否培养恰当的信念呢?
实际上,惩罚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无能,让他们深刻感受到在学校和家庭中缺乏归属感,进而无法在这个世界上找到归属感,他们会觉得周围的人都是敌人而非朋友。
不表扬
很多人会认为,不惩罚、不责骂,对恰当的行为予以关注,就是表扬恰当的行为。但是,这里说的并不是表扬。
比如,你准备了晚餐。家人回家后,吃了一口后说:“真好吃啊。你做饭这么好吃,真厉害。”听到这话,但凡你语感正常,就会觉得有些别扭。
这确实是一种“表扬”。表扬,是有能力者对无能力者的肯定,是自上而下的评价和判断。因此,这种评价往往会使处于低位的人感到不舒服。
此外,从信念的形成来看,孩子往往会将表扬他们的人视作自己的伙伴。然而,被表扬的孩子真的觉得自己有能力吗?被表扬时,他们确实会认为父母是自己的伙伴,但一旦他们没有达到父母的期待,这种伙伴关系便可能瞬间瓦解。当他们失败,他们会认定自
阿德勒说,个矮的孩子们“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比实际上高大而踮起脚尖,他们用这样简单的方式获得成就感和优越感”。实际上,问题行为的根源并非缺乏关爱,而是勇气受挫。
阿德勒心理学将这种勇气表述为“甘于平凡的勇气”。如果一个人缺乏甘于平凡的勇气,起初可能会努力成为特别优秀的人,但当这一目标无法实现时,便可能转而选择成为特别差劲的人——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也能够轻松地获得“成就感和优越感”。
比如,人们可以通过努力和忍耐来获取关注,也可以通过不听老师说话和扔黑板擦等成功获取周围人的关注。
阿德勒认为,普通人没有优越情结,也没有优越感。那些认为自己必须高人一等的想法,其实源于潜意识里觉得自己比别人差,或者不能接受自己的平凡。
我有一个年轻的朋友,他违背了父母的意愿,坚持上了高中。中学期间,他打扮得十分浮夸,染头发、剃头发、剃眉毛……有一天他坦言:“如果我不这么显眼的话,很难和父母说上话。”
当人们无法接受自己的平凡时,就会努力变得与众不同。
“我必须特别优秀……”
“我必须变得特别差劲……”
我曾努力追求学业上的成功。尽管在其他方面我缺乏自信,但在学习上总是不想认输。这种学习动机显然不纯粹。学习本应是一件快乐的事,但在我的记忆中,它更多时候伴随着痛苦。这是因为我学习的心态导致我十分害怕失败。因此,我也会通过超量完成任务来给老师和同学留下优秀的印象。
鼓励
我们必须思考如何鼓励那些勇气受挫的孩子。之前我们提到,惩罚、责骂和表扬都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会让孩子产生“我没有能力”“责骂我的人不是我的伙伴”的信念。
困难并不是无法逾越的障碍,而是需要面对并克服的挑战。这个过程确实需要毅力和不懈的努力,但我们也应当鼓励孩子,帮助他们建立起“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的自信。
那么,该如何引导他们形成这样的认知呢?
关于说什么、做什么才能有效鼓励他人,因人而异,因情况而异。尽管鼓励并没有固定标准,但我们可以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鼓励不同于赞美,它并非评价,而是分享喜悦、传达心情的一种方式。试着对那些常常被忽视或被视作理所当然的事说一声“谢谢”“我很开心”“帮到我了”,就是一种鼓励。实际上,很多家长都会忽视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那么,就从对这些被忽视或被看作理所当然的事说一声“谢谢”“我很开心”“帮到我了”开始吧。
图 / 摄图网
或许很多人觉得这些话难以启齿,有人甚至在说“谢谢”时也会感到尴尬。所以,首先要克服这种羞耻感。
实际上,对方在听到你这样的表达时也会感到不好意思。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这种鼓励性的语言,不久后会发现,孩子们也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说“谢谢”这样鼓励的话。
首先要区分课题
要想实现“自立”和“与社会和谐共处”的育儿目标,我们要让孩子感受到人人是自己的伙伴,并相信自己有能力。因此,我们需要从两个角度进行思考:一方面要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另一方面,要鼓励孩子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从原则上说,每个人都必须自己解决生活中的课题。阿德勒心理学中采用的表述是“这是谁的课题”。具体是谁的课题,可以根据最后由谁承担责任,或是由谁承担选择的后果来判断。
例如,学习是孩子的课题。与此相对,父母命令孩子学习就是对孩子课题的妄加干涉。肯定无法避免冲突。反之,担心孩子不学习是家长的课题。原则上,我们既不能接替别人的课题,也不能要求别人完成我们自己的课题。因此,出于自己的焦虑而催促孩子写作业的行为是不对的。
然而,在现实中,课题往往混杂在一起,难以区分属于谁。我们有必要解开纠缠不清的线团,冷静地划分各自的课题。这便是“课题分离”。
也就是说,在对方主动求助之前,我们不应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认定对方需要协助而擅自干涉对方。
“课题分离”并不意味着我过我的生活,你过你的生活。我们需要寻求他人的帮助,同时,我们也要帮助别人。在家庭中,时常会出现一些需要家庭成员共同解决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当通过讨论将其划定为共同的课题。
体验后果
在非共同课题的前提下,我们应该让孩子体验自己的行为带来的后果。
在我家,由于我和妻子都要工作,孩子们回家时家里经常没人。因此,他们每天上学时都会把钥匙挂在脖子上,以防丢失。有一天,我儿子在上体育课时把钥匙取了下来,落在了学校。那天他回家,家里没人,他进不去家了。
这种时候,他本可以去邻居阿姨家里等候。但那天,他选择在大门口待了两个小时。后来,还是他母亲先看到他,但他却毫不沮丧、神采奕奕地说:“我已经把作业写完了。”我不清楚他是怎么在家门口写作业的,但从散落一地的资料来看,应该是趴在地上写的。路过的人一定会用异样的眼光看他吧。在忘带钥匙进不去家时他有很多选择,他选择不责怪任何人,通过写作业来消磨时间,让我很惊讶。
后来又有一次,他忘带钥匙了。但他采取了和上次完全不同的解决方式。那天我在家工作,接到了儿子的电话。那是我第一次接到他的电话。
“爸爸,我把钥匙落在学校了。我想你可能在家。”
与上次相比,这次他选择向人借电话,并打电话询问我是否在家。这让我感到他长大了,有了更强大的生活能力。
图 / 摄图网
如果孩子没有向我们求助,我们就主动干涉或提供帮助,孩子就会产生依赖心理,认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父母都会伸出援手。这样一来,他们就不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了。
尽管有时候出手干涉和帮助更容易,但我们也不能急于行动。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放任不管。当事态变得棘手,或让孩子承担后果可能发生危险时,我们必须及时介入。
除了上述自然产生的后果,我们还应让孩子体验学校中的社会后果,例如不提醒他们完成作业等。让孩子体验后果,是为了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拥有的能力,认识到人人都是自己的伙伴。反之,如果某件事可能会让孩子感到无能或与他人为敌,我们就应避免他们体验这种后果。
看护
我知道我无须为孩子忘带钥匙而担心,因为他们已经学会如何妥善应对。但一天早上,我发现他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把钥匙挂在脖子上,我忍不住开了口。
“你好像没带钥匙吧。”
他回答道:“爸爸,你不必为这种事担心。”
后来我得知,他在书包底部放了一把备用钥匙,以备不时之需。
我年轻时没有考过驾照,直到三十八岁那年,才下定决心考取了驾照。其间,我三次考试失败,历经了重重困难。
在最后一次道路考试中,我在一条狭窄的道路上向左转,驶入宽阔多车的道路。当时,一名行人已经穿过马路,我判断安全后便开了过去。就在此时,一辆自行车突然冲到我面前,差点就撞上了。我本能地踩下刹车,但考官也把脚放在了刹车上。“咯噔”一声响,我心想这次又失败了,随后便心情低落地继续驾驶。
实际上,当时的考官并没有踩下刹车。如果考官踩了刹车,考试会立即中止。我回到驾校查看结果,才发现自己竟然通过了。
考官评价道:“当时的情况确实很危险,但是你并没有踩油门,而是缓缓地向前移动(自动挡的车在不踩油门也不踩刹车时,会慢慢前进)。你从左边可能看到我把脚放在了刹车上,但我没有踩下去。”
从育儿的角度来看,“不关注”意味着做好在必要时踩刹车的准备,但绝不能提前踩下刹车。
你是否也曾在事态尚未严重时就过早地踩下了刹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