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比较闹心,竟然到了睡不好觉的地步。这不,凌晨4点就醒了,起因就是如何写好在简书上的第一篇文,我也真够纠结的。
自从关注简书后,看着他人笔下生花,心中那个小小的文学梦就一点点复苏,看了不少人的攻略,很多签约作者提议从写书评开始,我以前写的文章主要是以抒发个人情感和评论为主,书评却写的比较少。不过这对我来说,有不少好处。第一,本人有点学习的焦虑症,其中一个症状就是买了不少书,看的却不多(捂脸)。第二,看完的书当时有感触,没法流畅的复述,没过多久就忘了(再次捂脸),大神们都说用输出倒逼输入,所以我也追随大神们的脚步,从写书评开始。
图片发自简书App
没想到第一篇就卡住了,到这我才知道万事开头难这句话真的没错。我选择的书是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书评按照我现在的认知和水平,不一定能写好,所以我打算每一章都拆一下,类似读书笔记和拆书那样。有的人就说了:既然已经决定做什么,做就是了,怎么还闹心了呢?姐是有点完美主义倾向的人。纠结的点在于写不好被人骂咋办?要不要写到网上买点写作课程学习一下再动笔?但是注册简书却没有更新小编会不会放弃我?另外以前看书走过场的后遗症也开始显露,能想起来的佐证模糊不准确,又怕用错。这时心理难免焦灼,又开始有怨气,这老外写东西思维怎么这么跳跃?自己干嘛给自己找不自在啊,看看别人写的文章得了,没事找事!
唉,看到了吗,这就是我这几天心路历程。说实话,直到在简书上写下这些个字,我的心总算有所安定。我在问自己,读书写字是为了让自己更丰富,还是为了显摆?如果是为了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提高写作水平,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害怕?《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第一章主要论点就是人要改变,必然要从改变自己内心开始,改变自己的思维而不是把关注点只放在技巧的提高,这样往往就是“创可贴”式的方法,治标不治本。为什么会焦虑。是因为我还没有把这本书内化到自己的准则之中。
第一章说,由内而外的全面造就自己。近五十年来,很多人认为人的成功取决于“个人魅力”,即性格,社会形象,人际关系和长袖善舞的技巧,有些论点很合理,但是有些论调显然是为了技巧而技巧,往往让人觉得不踏实。为什么?决定行为的是人的思维定式,思维就是我们如何看世界,去诠释世界,书上拿地图做比喻,如果我们要去一个地方,却拿到了一个错误的地图,我们走的越快,离目的地越远。心理咨询有一个认知疗法,人为什么感到痛苦,是因为痛苦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对世界的看法。我想这与作者说的由内而外改变有异曲同工之妙。
既然思维定式是行为和态度的源头,那要修正行为和态度,势必要进行思维转换,而思维转换的核心就要以原则为核心。这里的原则不是宗教哲理,但所有的宗教、民族的伦理道德思想中,都涵盖了它们。原则不辩自明,是公认的法则,比如公平原则,诚信和政治原则等。个人成长也要遵循一个原则,就是循序渐进。而现在速成的思想大行其道,“如何月瘦30斤”这类标题也始终比“科学减肥如何如何”点击率要高。如果不去改变饮食结构,锻炼肌肉提高新陈代谢,速成减肥会给身体带来很大隐患。同理,如果没有去改善品德,修正自身,用再多的技巧去表现自己也只会降低自己的信任度。
那我们该怎么办?
从源头去改变,要想减肥,首先改变自己体质;要想文章点击率高,首先练内功;要想被信任,首先自己要信守承诺。张德芬说过,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我们需要新的、更深层次的思想水平,就需要基于原则的思维定式。这也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由来。
亲爱的,改变自己,从关注自我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