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贤,明末清初著名画家,金陵八大家之一。又名岂贤,字半千、半亩,号野遗,又号柴丈人、钟山野老。龚贤是既注重笔墨技法又注重师法造化的山水画大师,他结合自己对山水画独特的感受和观察,形成了浑朴中见秀逸的积墨法,为后世山水画家所推崇。
龚贤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画家,在书法、诗词等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是一位具有民族气节的爱国画家、诗人,被誉为金陵八家之首。他一生不事折腰攀附,隐而不仕,成为蒙了灰尘的明珠。但正如他所言,五百年后必有知音而享盛名。
龚贤用墨主张厚润,用浓重中有细微深浅变化的墨色和巧妙的明暗对比,表现江南水乡润湿、厚重的山水风貌,他运用的积墨法对后世画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龚贤在山水画造诣深厚,一生对艺术追求孜孜不倦。但龚贤的艺术风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对山水画的理解和感悟,龚贤山水画经历了白龚、灰龚、黑龚三个阶段。代表作有《深山飞瀑图》、《急峡风帆图》、《木叶丹黄图》、《重山烟树图》、《溪山人家图》、《云林西园图》等。
龚贤早期受董其昌画风的影响,笔墨风格和董氏相似,墨色较为淡雅,画面追求明丽典雅的效果,特点是用墨简淡,着重对笔法的追寻,用笔主张“欲秀而老”,秀而老就是准确、简练而流畅有变化,世人称之为“白龚”。
龚贤晚期的山水画创作进入个性化的创作阶段,师法自然,独成一家。他借鉴吸收了米氏云山的积墨法,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积墨画法,他利用墨的黑、浓、重,追求苍茫、厚重的画面,并通过墨的层次变化,表现江南山水特有的厚润感,开创了新的画风,俗称“黑龚”。
龚贤的积墨法对后世画家产生了深远影响,现代画家黄宾虹、李可染都从其中得到了很大启迪。后代画家对龚贤的积墨法进行了发扬光大,使其艺术价值不断提升,开创了中国山水画的全新画面。
什么是积墨法?
中国山水画最基本的工具为毛笔和墨汁,而相对应的技法称之为笔法和墨法。笔法需要练习书法,包括大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运笔方法,而墨法分为积墨法和泼墨法。泼墨法大家经常可以在影视剧中看到,画家即兴发挥,大笔一挥一蹴而就,墨汁洋洋洒洒,酣畅淋漓,这使用的就是泼墨法。
而积墨法是画家通过层层叠加,使用墨汁的浓淡来表现层次感,这需要很长时间,因为一层墨汁画完以后,要等全部干了之后画第二层,这样才能表现出厚重与层次。
相比较而言,二者虽然在表现形式上存在很大差异,但对山水画效果的表现上各有所长,很多画家是结合二种不同表现方式,以自己的方式融为一体,从而表现出不同的绘画效果。
下面我们来看看泼墨法画的作品,大家可以与上面的进行比较:
山水画蕴含着古老的中国古典文化,每一个热爱古典文化、热爱艺术的人都能从中体会不同的韵味,而这也让山水画不断传承、发扬光大,龚贤对艺术的执着和追求,是我们要努力学习的。
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中国山水画,愿意为中国山水画的传承和发扬广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计划写写自己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理解,主要包括国画、围棋、哲学、诗词等,如果大家有什么好的意见建议,可以给我留言,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