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怎样完整认识一个人?或者说我们怎样形容一个人的存在?又或者说一个人的存在是怎样的?我们试着来详细描述一个人,首先我们看到的是这个人的客观存在--外貌,身高、容貌、衣着等;其次是这个人的抽象描述--气质、性格、品德等没有具体实物依托的描述;再其次是这个人做的具体存在的事件(也可以说是这个人的历史)--成绩、工作、获奖等......人对人的认识或者说人的存在,是多方面,他人和人本身对自己的看法的叠加。
如果我们从这三方面详尽地了解了这个人,那么我们也就知道了这个人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外貌、身高等我们凭借双眼进行一次仔细的观察,或者进一步结合自己的审美就能给出较具体的结论。一个人的性格、品德和工作、成绩等却是要观察这个人的历史和这个人的此时此刻才能得出结论,这是一个需要进行大量分析的过程。现在我们以“你”为中心,(这个你可以理解为读者本人),那么你的存在有三种,一种是真实的、客观的你,一种是他人眼中的你,一种是你自己眼中的你。真实的你是根基,他人眼中的你和你眼中的你都是由真实的你发散出来的。他人眼中的你会通过你听到的他人对你的评价或他人对你的行为倾向,而改变你对自己的看法。真实的你是不断发展的,而除环境因素外只有你眼中的你可以影响真实的你的发展。
真实的你,这里定义为绝对客观的你自己。你的真实外貌、真实品性、真实人格、真实能力、真实事迹。人是不断变化的,因此,这里的定义存在瞬时性。就像做变加速运动的物体,真实的你就像是物体某一刻的瞬时速度。但不同于变速运动的是,人的某些特性,例如气质、性格、习惯、态度等具有稳定性。因此真实的自己即使在变,其突变性较小。就某一方面,例如能力来说,其增长或降低,在较短时间内(这里较短时间取一个月到三个月)也是变化不大的。但如果在长时间内考虑,那么真实的你是不断变化的。你的外貌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你的学识会随着你长时间学习而增长,你的能力会随着你处理事件的增多而增长。当然你的性格可能随着你的长期坚持的坏习惯而向消极方向发展,你的各方面能力也会在你的堕落中不断下降。虽然真实的你在不断变化,但是当某一刻你需要评价真实的你时,你是可以得到关于此时此刻的你的具体客观的评价的。这里说一句题外话,一个人会在自己的家庭中表现自己所有的人格。
他人眼中的你,是他人观察你的外表,行为方式,言语等总结出来的“你”。这种是带有客观性的,但同时也受你的“表演”而带有虚假性。因为人希望别人看到的你是不同的,这里的不同又因个人主观意愿不同而不同。有的人在意外界看法,因此会根据外界期望挑选能得到外界肯定的特质进行表现,此时他人眼中的你是优秀的;有的人不在乎外界看法,因此会随意表现出“真实的你”的特质,有些特质会得到外界认可,有些特质没法得到外界认可,此时他人眼中的你具有复杂性;有的人喜欢低调,因此会故意隐藏“真实的你”,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但是人是复杂的,可能人在不同时刻或面对不同的人群,其想法是不一样的。我们大都会在自己在意的人的面前表现优秀的自己,在面对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任务时隐藏自己的能力,在面对跟自己很亲密的人面前表现出随意性。因此他人眼中的“你”,因人而异。
你眼中的你自己跟你相关。如果你注意观察自己并能客观评价,那你眼中的你自己也是带客观性的。如果人做不到客观看待自己,就要学会观察自己的语言、行为、在事件中的情绪、心理变化。如果你不愿意客观评价,而是看低自己,那你对自己的评价是自卑的;如果你做不到客观评价而高看自己,那你对自己的评价是自负的。因此你眼中的你自己,因己而异。
就人的能力这一项做具体解释说明。真实的你自己的能力可能是1,但你表现在外界的可能是2,你眼中的自己的能力可能是1.5。这样的人是外秀的人格。
真实的你自己能力为1,你表现在外界的能力是0.5,你眼中的你自己的能力是1.5。这是低调而自负的人格。
真实的你自己能力是1,表现在外界的能力是0.5,自己眼中的你自己能力是0.5。这是低调且不自信的人格。因为不自信所以低调。
……
真实的你,他人眼中的你,你自己眼中的你。当三者相互接近的时候就是一个人最好的状态了。不骄不躁,表里如一,静心且踏实,但这种状态也是最难的。
我们为什么要这么详细的分析一个人的三种存在。因为这跟人的发展息息相关,如果真实的你和你眼中的你无限接近,那么你就对你自己有了充分的了解,在这之后你才能根据此时此刻真实的你进行改变,发扬自己的优势,而克服自己的缺点,才能不断完善自我。只有你眼中的你能够指导你发展真实的你。如果你一直没办法看到真实的自己,无论是自卑或自负,都将对你造成妨碍。其实如果人不能静下心来看到真实的你,人都是在各种情绪中自我消耗。或因自卑而呻吟或因自负而高亢。人活着的目的也许就是穿过万水千山,找到真实的自己并发展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