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夕日历看一篇文章,了解到知乎上的一个问题:你见过最不求上进的人是什么样子?
点赞第一的回答:
他们为现状焦虑,又没有毅力践行决心去改变自己。
三分钟热度,时常憎恨自己的不争气,坚持最多的事情就是坚持不下去。
终日混迹于社交网络,脸色蜡黄地对着手机和电脑的冷光屏,可以说上话的人却寥寥无几。
他们以最普通的身份埋没在人群,却过着最煎熬的日子。
这是我们很多人日常的状态,虽然每个人不是每条都占,但总有几条就是说的是自己。
曾经的我就是为现状焦虑,却没有决心从自己下手去改变。幸而自己觉醒了,开始自律地管理自己,《少有人走的路》中说:
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的首要手段。
很多文章都写过自律以后的生活多么美好,相信很多人都看过,然后三分钟热度,执行几天后,生活又开始恢复原状,空虚,懒散,沮丧,忙碌,日子漫长,每天重复,毫无新意……
以前的我就是这样的,其实真正的改变是从何开始?
我也不是太清楚,但真的不是说像以前定个目标,自己苦哈哈地去坚持。
而是真正地去想清楚,自己真的要什么?什么才能令自己真正快乐?是事业成功?是拥有财富?是拥有幸福的家庭?是孩子学业有成?还是父母身体健康?
好像这些都是自己想要的,但这只是一种结果,构不成我们生活的常态。
如果只是为了这个结果去努力,而享受不了努力的过程,生活无疑是种煎熬。
怎么样才能享受了这个过程呢?这个问题很复杂,每个人经历不同,对事物理解不同,对你来说很享受的事情,换做别人就是煎熬,总觉得很难去说清楚。
直到这几天,心理学大师武志红老师在得到上开了专栏,我已经期待很久了。在我的诱导下,老公终于下载了得到APP,并且订阅了武老师的课程,老师才出了4篇,读了后,我好像找到了答案,虽然不是很明确,现在写下来,梳理一下,也许就更明朗了。
武老师的从业25年,得出一件很重要的事:
一个人的生命,终究是为了活出自己。
股神巴菲特的父亲说:尊重你的感觉,你的感觉越别具一格,别人越喜欢说三道四,但这个时候,更要相信自己的感觉。
动漫大王宫崎骏说:我从来不考虑观众。
德川幕府的开创者德川家康说:过于揣测别人的想法,就会失去自己的立场。
这些人,都活出了自己,拥有不一样的人生。他们都在为自己而活,所有的动力都来自于自己。也就是吴铭峰老师《种子的力量》中反复提醒我们的那句话:
你,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从心理学上来说,不能在外部世界很好地做自己,就会倾向于将自己适当地封闭起来,好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内在世界里自己说了算。
我的理解就是,你在外界的感觉不好,是因为你和别人比较,而不是为了和人合作或者解决问题。这种比较本身就是错误的,出发点错了,必然不会有好的结果。就算是你比别人强,让自己感觉良好,也是暂时的快感,不会获取持久的快乐。
事业,孩子,父母,家庭,财富,只是为了体验生命这个过程的附加物,于能不能在外界很好地做自己没有必然的关系。
你可以没钱没家庭没事业,只要你不是在麻痹自己,骗自己的情况下说自己喜欢并享受当下每时每刻的生活,就能在这个世界上很好的做自己,享受生命这段独特的旅程。
武老师说,成为自己,是一条长路。
我以前也很努力,但和现在不同。以前是为了达到一种结果,根本不享受这个过程。简单的例子比如我想给父母买房,只为了这个结果而去努力,结果有了,突然就不知道自己要去干嘛了。那种彷徨和无方向感经常会出现在我的生活中。
而现在的努力,是很享受自律的过程,是因为我想成为让自己满意的人,于任何人无关,只于自己有关,是一种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到达哪里的好奇和期待。因为有好奇,有期待,每一天都感觉是新的,每一天都感觉时间好快,总感觉有好多好多未知的领域等待自己去体验去感悟。
每天早上醒过来,都会感恩,我还活着,可以呼吸,可以主动去选择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被动去接受生活冷不丁地抛给你的难题。对自己的掌控感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美国作家约瑟夫.坎贝尔称:
成为自己,是“英雄之旅”。
完成“英雄之旅”的人会彻悟,大思想家王阳明在死之前,就指着自己的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