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零零后,学校放假回家后开启了标准的“晚睡晚起”模式,都知道运动好,可他不爱运动,催他不动,说等于没说,这该怎么办呢?作为他的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刚开始回来的时候我还在上班,早上去晚上回来,没时间给他做早饭。 老公也在上班,就没有人管他,结果一觉睡到中午,才自然醒。 何谈锻炼? 晚上回来,因为白天工作太忙觉得很累,并且在学校里的运动量也足够了,就不想再运动,自然就没有催孩子。
孩子呢倒挺自觉,你不管他,他就做他自己的,吃完饭就回房间,更别提主动提运动的事,那是你想就不用想的。 很明显这样的状态肯定是家长看不惯的,而且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也不利。于是我决定还是主动带孩子去运动。
这个想法一直搁浅了很长时间,昨天终于放假了。 早上大家都起不来,只能等到晚上。晚饭后我说:“孩子,一起下去走路吧!”“好的。”孩子很爽快。
结果我从洗碗到把碗洗完到换好衣服,一切准备就绪,要下去的时候,他还在磨磨蹭蹭的。嘴上说的倒挺爽快,但就是不行动。 实在忍无可忍我就生气了,准备摔门而去。没想到孩子挺有眼色,立刻就跟了上来,于是我们就下楼去散步了。
孩子这样的表现也能够理解,年轻人嘛,喜欢自己的生活方式。其实他也知道运动很重要,但就是迈不开腿。我今天拉着他下去,孩子也不排斥,说明他还是对运动很认可的。
我们运动的方式是散步,母子两人走在路上,微风轻抚脸面,感觉暖暖的,根本不像冬天。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今天已经是四九了,按照俗话来说,三九四九冰上走。可我们今年好像是暖冬, 自从立冬到现在不说下雪了,就连下雨的天也很少见到。最高气温十几度,最低气温也在零下一度左右,根本没有感受到冬天的感觉。
走在路上我和孩子都有同感,风暖暖的和我们夏天散步的时候是一样的。以前孩子上初中,高中的时候,我经常带他出来散步。 我们围着公园转两大圈,有的时候沿着公园又走到商业区,边散步边购物,两全其美。
那个时候散步成了我们母子两个共同运动的方式, 除了中考前陪孩子练跳绳,跑步,立定跳远之外,基本上我们的运动方式都是散步。中考那一段时间为了体育分数能够得到满分,每天早上几乎雷打不动的把那三项练一遍。
功夫不负有心人,孩子最后的体育成绩也只是在立定跳远那一项扣了很少的一点分,其他的跳绳和跑步都是满分。 尤其是跳绳在中间坏了两次的情况之下,仍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这说明什么呢?还是有必要加强锻炼的。 现在孩子上了大学,体育考试没有那么严格,所以运动就成了奢侈的一件事情。 作为他的妈妈,我觉得有必要带着孩子一起运动。 心动不如行动,加上以前孩子已经做得很好,只要他不排斥,妈妈带一带也是有必要的。
就像今天晚上,我一说并且亲自带他出去散步,他还是非常愿意的。 有的时候不是孩子懒,家长也要做出表率。孩子毕竟是孩子,再大他也是孩子。晚饭后和孩子一起散步,坚持下去,当养成了习惯,也是挺好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