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这么完整地读完一本有关古人的传记!读完这本书,让我们认识了一个立体的曾国藩。他所经历的官场争斗,领兵打仗,待人接物,读书日记,一生中方方面面表现出来的坚强,坚持,笨拙,勤奋,真诚,扎实,都令我颇为震撼!
这本书共有三大部分:
先从正面讲述曾国藩从“愤青”到“老奸巨猾”,描绘了跌宕起伏的一生;
再讲述了左侧面:他的收入与支出,表现了他的清正廉洁;
最后是讲述他的右侧面:他的迷信和天命,体现了他善于从生活中汲取并提炼智慧。
然而,对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部分,他从“愤青”到“老奸巨猾”的脱胎换骨!
首先,介绍了曾国藩一生的五大耻辱:
一、秀才考试被考官公开批责;
二、“画图甚陋”遭同事讥笑;
三、批评皇帝与被“京师权贵唾骂”;
四、在长沙“打脱牙和血吞”;
五、江西的困顿
每一次耻辱对于常人来说,可能一次就会被打击到永不翻身,然而曾国藩每次都能在倍受打击的情况下,还能重振精神,敢于面对当时那个本身体制都有严重问题的社会,深深佩服于他好像永远都打不倒的重振精神!
在他三十岁时,是他人生的重要分水岭。也就是他在受到第五次耻辱之后,他在极端痛苦中,拿起了朋友向他推荐的老庄著作!
几千年前的圣人之言给了他意想不到的启示,让他恍然大悟。
于是,他在两年内,闭关读书,曾国藩终于意识到,他以前之所以在官场上一再碰壁,碰得鼻青脸肿,不光是皇帝小心眼,大臣私心,他自己的个性,脾气,风格上的缺陷也是重要原因。他反思,他的高己卑人,锋芒毕露,说话太冲,办事太直,当然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
他认识到了他的弱点:太自傲,太急切,一味蛮干,一味刚强。
他醒悟到:行事过于方刚者,表面是强者,实则弱者。这片土地真正的强者,是表面上看起来柔弱退让之人。所谓“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幡然悔悟过后,曾国藩的思维发生了重大转变。
他开始学会了和光同城,圆滑柔软。他开始变了,变得和气、谦虚、周到了;他对皇帝,不再那么直言不讳,而是学会了打太极拳;他不再慎于保举,而是“同流合污”了;治军不再一味从严,而是宽严相济。
所以总结曾国藩一生,挫折是他长进的动力。在挫折之际他咬紧牙关,不屈不挠,化被动为主动,以扩展心胸、增长本领。
这本书给我印象深刻的第二点是曾国藩的“拙”。
曾国藩作为一个出身平凡,资质平庸,没有人脉,没有名师指点,没有高人提携的普通人,他就凭他的“笨拙”精神自我完善。
他用笨拙的读书方式培养了超乎常人的勤奋,吃苦,踏实的精神;
他用“笨拙”精神一生打愚战,稳扎稳打,打出了“结硬寨,打呆仗”的名气;
他一生以诚为本,以拙为用,成就了伟大事业。
他用笨拙踏实的思维方式让他能正反面看待事物,通过扎实彻底的思维实践,发现分析“差别”的重要性。
由于“笨”,他更能吃苦,更扎实,更无情的鞭策自己的大脑,体会出智慧愈苦愈明。
正是由于曾国藩与众不同的“笨拙”精神,成就了他的浑厚,开阔,无所不包。他实事求是的思维方式,使她的思维保持着游动敏捷积极的状态。
他善于从琐碎的现实生活吸取并提炼智慧,善于从他所接触的一些精神资源中探寻有用的东西。他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不是相互冲突,而是相互滋养,因此他才具有大眼光,大力量,才能成就大事业。
读完这本书,不是要去追求做与曾国藩一样的圣人,但对于我而言,我会追求内心的纯净和平和,看了很多好书以后,对未来会更自在淡然。
此书让我在今后的人生历练中一定会思维更加开阔、做人更加豁达、做事更加细致。
感谢杰哥推荐的这本好书!感谢每天晨读陪伴的妈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