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小时候,也就是二零零几年那阵,每家每户都会有一个麦场。那个时候没有收割机,楼房也很少,所以需要一个麦场来晒麦子。麦场其实就是一块土地,用碌轴来回碾压,压的平平整整。loucou是碌轴的陕西话,这玩意就是一块圆柱体的石头,外表光滑,以前在村子里随处可见,用铁架子将其固定在拖拉机头部的后边,就变成了压麦子和麦场的工具,和现在的压路机差不多。拖拉机本身是有车厢的,车厢和头部可以拆卸,所以农忙时节,一般会卸掉车厢,装上一些农耕用具。
每年夏天收小麦的时候,所有的麦子都会拉到麦场里,开着拖拉机,来来回回,左左右右,上上下下,将麦子碾的与麦壳麦秸秆脱离,然后将麦秸秆(陕西话meijianzi)收起来,作为平时引火的柴。收拾的只剩麦子和麦壳,白天就进行暴晒,每隔两三个小时,就用木耙把麦子梳理一下,第一次横着梳,那第二次就竖着,为的就是让麦子充分接触阳光。到了下午,慢慢起风了,就用木锨将麦子扬起来,让风吹走麦克,如此往复,就把麦子渐渐的筛出来了。筛出来的麦子装袋,装的剩最后的一些的时候,麦子中可能会有一些小石头块和土块啥的,就需要手工捡出来,或者用筛子筛。
有时候有一些小动物,喜欢在土里打窝,譬如黄鼠。窝在野地里倒也还好,如果是在麦场,对晒麦子有一定的影响,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提着一桶水,去灌黄鼠。黄鼠的窝出口很多,而且都是通的,我们要先找到所有的出口,然后派人用袋子守着,再把水从另一个窝中倒进去。这个窝有时候很大,一桶水倒进去都没反应的,这个时候就一桶不够,再加一桶,直到淹了黄鼠的老巢,把它剿灭。
麦场还有一个用处,就是用来乘凉,夏日的屋内是燥热的,所有人都会出来待在场里,大人聊天,小孩嬉戏,凉风略过,好不惬意。
时代的风总是刮个不停,收割机出现了,楼房出现了,碌轴消失了,麦场也消失了,还有热闹的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