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读了窦桂梅老师的《朋友》教学实录,感触很多。上课伊始,她发给学生四篇文章,《记住的和忘却的》、《管鲍之交》、《胖子和瘦子》、《皮斯阿司和达蒙》让学生任选一篇来谈谈自己的收获,可以说主要内容,可以直接说自己的感受,自由谈对“朋友”的理解与感悟。通过大声朗诵、大胆想象、调动自己的体验,孩子们完成了对“朋友”认识的升华,完成了一次情感的感悟。引出罗曼 罗兰的名言:“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发现自己,联想自己,检查自己,升华自己,超越自己。”点明读书的意义。
一节课读四篇文章,是我从未想过的,也不敢想的。那么大容量的课,孩子们能接受吗,能学到什么?带着疑惑读下去,读出了很多,明白了阅读教学的意义。
于是今天我也尝试大容量的阅读,一节课让孩子们阅读两篇文章《梦圆飞天》和《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学,自己去读,自己去理解。
《梦圆飞天》是一篇通讯报道,报道了我国的“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的经过,字里行间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孩子们能清楚地知道“梦”是飞上蓝天,遨游太空,“梦圆”就是“圆梦”,杨利伟圆了飞天梦。“神舟五号”升天带给了我们民族自豪感。接着引出太空的更多奥秘,自由读文章《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了解孪生兄弟火星和地球的相似之处,知道火星上为什么没有生命。一节课上完,大多数孩子能读懂课文,对太空知识充满了好奇心,也激发孩子们探索太空的兴趣。
课虽然上完了,但我心里总不踏实,总是担心没有自己的讲解,孩子们的理解只是表面,没有真正的读懂课文。一直在犹豫明天是不是要重新再讲读一遍?
才明白学大师只是学到皮毛,大师的运用自如的方法是经过多次实践的,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是深厚文学功底下的厚积薄发。
还是要多读书,唯有多读书才能让自己变得睿智。静下心来,好好的读书,好好的思考,不断的追求,让自己的学生也能够在我的课堂中畅所欲言、妙语连珠,感受课堂上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