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名字引发的缘分!
我出生那年,我爸妈给我取了个名字叫苏培阳,长大后我问妈妈,为何给我取这个名字呢?妈妈笑而不语。爸爸也是如此。
但这个问题一直伴随着我成长,记得有次上语文课,我打瞌睡。突然问隐约听到有人在叫培阳,于是我非常利索地站了起来。结果这一举动吓到了全班人,原来老师并没有叫我,只是他讲到一个词“培养”,被我误听了。虽然被老师批评了,被同学们取笑,但当时我乐坏了,因为我是老师重点培养(阳)对象。既然是重点培养对象,那总不能学习太差吧,得做好表率呀!
学生时代,我发现我特喜欢分(炫)享(耀),自己学了点东西就喜欢告诉同学,甚至学了几招记忆的方法,用得还不错,于是就迫不及待利用自修时间,上台给同学讲,班主任也时常让我发言,而且如果有人问我问题我好像特喜欢(坦白讲,如果是女生我是超级有耐心的)……
慢慢地,我发现我似乎很喜欢这种分享的感觉,很有成就感。于是心想,我除了是国家的重点培养对象,也应该是给国家培养人才呀!于是在我的心里就有了个教师梦!
我自己跟自己开了个玩笑
既然那么早就想当一名老师了,那大学就应该直接进入吧?但并没有,我自己跟自己开了个玩笑。
高考那年,当时我的目标是华东师范大学(回头看看,有点讽刺~)。结果高考并不顺利!填报志愿时,因为分数太尴尬了,实在纠结。当时很想报考教师专业的,因为我对心理学很感兴趣,或者教教数学也挺好的。报考那时,我请教了很多人,有人说心理学看似很有前景,但以后工作不好找……有人说,当老师,你开玩笑吧!去年我们整个县里也就招了十几个老师,没有研究生水平,你跟别人怎么竞争……
于是更加纠结了,教师的提前批我直接放弃。这件事给了我很大教训。第一,问对人很重要!第二,你请教再多人,获得再多信息,也别忘了问自己,你自己才是最了解腻自己的。第三,信息的筛选,收集,分析和自己的独立思考!
当然,我也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大学里也是进行了各种尝试,比如给人做家教,一起开补习班,听讲座,蹭课等。在补习班里,我发现我并不喜欢体制内的教学。因为我原本孩子暑假来补习可以学点好玩的,有意义的东西,结果最后还是围绕分数转。而且很多孩子学习不好,并不是孩子的问题,是家庭的问题,家长更需要培训。当时比较理想化,总觉得影响一个人就应该从心灵层次给予影响。现在回头看看,当时还是有些片面了。
大二我基本放弃了当学科老师的心了,但老师梦似乎还不死心。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听了大量的课程和讲座。大二下学期,讲座就超过了一百场,除了本校的,还有大学城其它高校,还参加了陈安之的《名师大舞台》三天两夜里,受了十二个老师的摧残。当时还写了一篇挺不错的文章《听,讲,做》。
或许你会问,既然那么热爱,毕业之后,那就去做个老师吧!面试通过了好几家,有中小学生培训,有企业培训,但我都放弃了,选择了一家集团公司。工作挺顺利,收入也不错,但渐渐地,我似乎还是忘不了,放不下……
做一个智慧的传道者
有天,总有狠下心,辞职,加入培训行业,工资虽然缩水一半,但自己喜欢啊!每天也有干劲!当然真正进入之后,你才发现原来这个行业也是有深坑的。尽管有坑,但还是前行,人的成长不就是从一个个坑走出的吗?
后来我给自己的人生做了一个定位——做一个智慧的传道者。虽然目前还达不到,那就先做一个坚定的践行者吧!修炼好自己,给他人正面影响。
结束语:今天是教师节,其实这一路走来,要感谢的老师好多好多。感谢生命中,在不同的阶段总有一些老师在帮助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