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798遇见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
图/文: HEPING&OU
安迪·沃霍尔的哲学思想有时听起来像胡言乱语,比如本文的这个标题。
但在北京,在这个寒冷的冬日,阴郁的下午,我们去798,却仍然只为了安迪·沃霍尔。
虽然我们难免也会在经过的橱窗里,看到老哥区志航那个有名的“俯卧撑”的海报,还有其他什么别的,但管他呢,我们要的是安迪·沃霍尔。
安迪·沃霍尔这样的“大师”来798,看起来是798的“荣幸”,因为木木美术馆就是这么宣布的,因为这个“荣幸”,我们每个人进场的代价是60元。我怀疑这是不是在798艺术村内参观一个展馆有史以来最贵的门票。
安迪·沃霍尔的这个展览有个名字叫“接触”,这听起来有点像是他老人家的“哲学”思想。
据说这是这位“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的一系列开创性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影像、摄影及互动装置作品,这些代表性的作品,被首次呈现给中国观众。
策展人说,“在这些作品中,沃霍尔以机器生产的方式和固定的重复形式削弱了由艺术家之手施加于作品的痕迹。”
你明白这句不知道是表扬还是批评的话,是什么意思吗?
不要紧,你很快就会明白的。
掀开入口处厚重的布簾,进入馆内,一片黑暗,就像进入电影院一样,我们好一会才适应。
1.《试镜》:
几个面无表情的黑白人像电影画面,打在苍白的墙壁上。
再没有更多别的。但据说它意义非凡。
20世纪60年代,沃霍尔用这组“电影肖像”,重新定义了人像摄影。
《试镜》这个名字,取自电影选角时通常会拍摄的试镜短片,片子是众多艺术家、名流的头像,地点就在沃霍尔工作室(也是他的社交据点)“The Factory”,出现在这组黑白默片中的人包括马塞尔·杜尚、鲍伯·迪伦(注意:2016年度诺贝尔奖获得者)、卢·里德、艾迪·塞奇威克等。
很多电视台、电影厂的摄影师们要后悔死了,有多少这样的“试镜”片子被他们当垃圾扔掉?
2.《宝丽来》:
宝丽来照片系列,包括安迪·沃霍尔本人和他的朋友们的头像。闪光灯直硬地打在他们的脸上,看起来更像是沃霍尔自己及社交圈的文件编档,放在箱子里不知道有多久。但在策展人看来,这就是领导潮流,沃霍尔对这种日记般地记录自己和周围社交圈的热衷,远远早于互联网时代和社交媒体带来的“自拍”潮流。
3.《银云》:
房间里十来个半升不降,飘来飘去的枕头样的银色气球,谁高兴都可以去推动它们。
这么说吧,这是沃霍尔的一件装置作品,荧光的、枕头一样的图形轻轻漂浮在展览空间中。这件作品1966年初次在纽约的里奥·卡斯特里画廊展出时,观众可以随意触碰、在这些云朵中移动,成为最早将沉浸式的互动的理念引入艺术装置的作品。
4.《吻》:
沃霍尔1963年的作品,影片拍下一对对恋人在镜头前接吻的行为。一系列的接吻镜头被连续地剪辑在一起,还有离镜头太近而产生的侵略感,都与这一举动本身的亲密性产生强烈的对比冲击。《吻》表明了沃霍尔对于影像媒介的兴趣不止于对名流和自己的记录,而是以冷静的人类学视角,将观者推向对这一人类的感情的经典表达的深思。
5.《帝国大厦》:
这是沃霍尔与几位助手在1964年7月的一个晚上共同完成了这部影像的摄制。他们在曼哈顿中城区一栋办公楼的窗子取景,从傍晚一直拍到第二天的凌晨。透过那扇窗子,他们将当时的世界第一高楼帝国大厦清晰地记录在影像中。
完整的影片长达8小时5分钟。没有任何叙事,据说当年放映中,许多观众陆续离席,他们认为这部电影无聊之至,不明所以。
但沃霍尔说,这部乏味至极的电影所能带来的最宝贵的体验,就是去感受“时间的流逝”。
可能大多数观众会觉得展览可以用“乏味”来形容。
但策展人有不一样的看法:“尽管如此,这些作品却流露出一种非常人性的、个人化的,甚至是诗意的特质,这种平衡与张力使得作品时至今日仍如此引人入胜。”
走出展馆,仍是寒冷,铅灰色的北京黄昏。
因“乏味”而产生诗意,这真是难得的人生启示?
2016.12.25 Be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