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香花,很美的名字,从小便被家里人作为交换,换来了自己兄弟的妻子,而自己成为了爷爷的妻子。
所以,那便是她的开始,她不甘心的开始。
她说,还在过去的她是很会读书的,但之后不读了。家里养着3头牛,一头大水牛,2头黄牛,,但老太婆对太婆说,男的读书女的也读书,那我去放牛。(老太婆是个裹小脚的女人,出不了远门)她牵着牛就走了,家里人其他的人并没有人反对她读书,自此,她便不敢再去学校,老师常常来找她,说她读书好。但是,她的读书生涯便画上了句号。而后,她每每看到别的人拿着新书时,自己却只能牵着牛在那里边摘兔子草边哭。她还说,那时女生没什么书读,但是挺多女生也都读了,有一个女生全家都在读,那时村里有个男的,不愿读书,家里人打着骂着,他却也读到了小学毕业。
不得不感慨命运弄人,一心想要的人得不到,一心不想要的人却被逼着要。
豆蔻年华的她,却扛着锄头,一直在田干活。我想着那时的画面,一位少女从天破晓开始便开始出门,直至天黑才归家。后来分了田,我们家人少,分的田少,但是别人家生了孩子的,不需要怎么吃,而我们家却都是大人,所以不够吃总是不够吃。她说,那时的她真的没得吃呀。那时,烧稀饭的时候全是汤,爷爷从部队回来,给爷爷倒一碗米多点的,给太公也倒一碗。每一次,她都会再给太婆也倒一碗米多的,自己都只是喝汤,却要干很重的活,所以,总是饿,身体都很差很差。
十六七岁的时候,车溪建水库,她也去了。那时,没有机械,全是人工,都是用畚箕来担要用的土和石,她要担两担,一担两畚箕,一个畚箕上压着另一个,这样担2担,很重很重地压在她那小小的肩头。不然,无法完成工日,8分钱一个工日,赚的真的很少很少。男生能担4担,可她没办法,力气没有男生大。那时,沙溪的霜结了厚厚一层,很冷。她说,如果有时间一定还要去那,带上我去那看看,那并不远。16岁时的她便是在沙溪工作,一旦霜融化了,便一路都是滑的,她就一路滑下去,畚箕翻了,又重新跑回去再担,她又叹了一声说,真是的,那时都是能跑呀,全是用跑的。
后来,她开始帮公家做米粉,5.6点就起床做米粉。工序挺复杂,依旧是人工为主,她所做的是磨米,那时还有两个老人,那两人可以轮流磨,而她却一直在磨,有时,会磨着磨着便睡着了,边睡边转。然后,快的时候便是早点就好了,晚的时候却是要到了晚上。米粉做完后还要担着,到镇里去卖。村里到镇里的路程遥远,记得我儿时和哥哥一同从家里走过,那是的我们只是一时兴起罢了,而那条道却是奶奶的持家之道。这一年,老太婆去世了。
之后,二婶婆嫁到我们家,她却也还是得一直干活,爷爷那时在部队生了病,她说,血吸虫伤了爷爷的肝,爷爷没办法干重活,全由她在干,但是她并不悔恨。分田了稍微有点吃的了,却还是很艰辛,17.8岁,叔公们去读书,爷爷去当兵了,她只有干活了,总要担重物,稻子,尿桶,几百斤的东西天天在担。她笑笑又说,那时,她还是很能干活的,能担百七斤呢。这我到时见识过的,即便是现在这个年龄,奶奶负重的能力也比起强好几倍。我忆起前几年随奶奶去田里的时候,我帮奶奶担了一担的田薯,然而奶奶却是担了两担,每一担的重量都超过了我的,那是的我亦是17岁呐。太婆说你一个女人这样拼命干活,以后老了就知道后悔了,你真是说了不信,会后悔的。但那时一百斤5分工分,如果担一百多斤就有7.8分钱了,越多就会分些稻子。那时担了百七斤的树,那时,太婆要帮她,田当那里,担了一会儿,到学校前就担不动了,她就又担上了。她又叹声气说,现在落下了一身的病,骨质增生,还有骨刺,全身都疼,没法多干活。爸爸让奶奶别干重活了,还带她看了,奶奶却总是要做些什么。她又扬起声来,那时全队我做的工分最多。那时分了4个小组,女生干多的,工钱7分8是最多的了,而男生却有8分多。我苦笑,那时男女工钱居然还不一样。那时她总是做别人不愿做的,最苦的工作,赚最多的工钱,觉得自己还很强壮就多赚点。
她又仰头说,那时没文化呀,不然的话,说不定还能做点什么。她舅妈那时劝她做赤脚医生,当时说她思想好,又评劳动模范,还评农民代表,一年去几次市里开会,很多人去当赤脚医生,但是,她放弃了。因为如果做了赤脚医生就得放下田里的工作,就没有工分,就没钱赚了,所以不敢去,不然书看看也是可以当得。后来,领兵训练,市里开会,奶奶说她要做工,没法去。那的人说没关系,会给她一些面条和钱做补贴。有一次她去过泉州开会,有一些补贴。开五天的话会有十多块,当工钱。那时,她开会舍不得买一点东西,就拿那仅有的一些钱给太婆买一件衣,自己舍不得买。那时开会还会发纸,很粗糙的纸,一捆很便宜,却也舍不得用,拿回家做金(纸钱)。
她又叹道,这一辈是最最辛苦的,太婆那一辈也是很辛苦的。太婆也是做别人的儿媳妇,她也是从小就做别人的儿媳妇,如果不是做别人的儿媳妇,就不会这么辛苦,父母都还会很疼自己的孩子,不会让孩子干这么重的活。又遇到老太公早去世,不然也不会这样。突然间想到了舅公,我便问,那舅公呢?奶奶说,她小的时候都没去见过舅公们。舅公们也自己做米粉,自外太奶奶将她送出去后,就没再回去不敢去,直到和爷爷结了婚,才带了些喜糖第一次回去。那时,晚上下班很晚回来,她很早就得起来烧饭,做公路,去看看,太晚了就不敢去。坐车要先走到山那边,她忆起有一次脚崴了,有两个村里的人让司机等一下,香花脚不太好,等一下她。因为如果错过了这一班车,就会等很久。我记得小的时候也会坐这班车,先爬上后边的山,然后在一汪泉水旁等候,记得那时我爬上来后,只觉得晕乎乎的,我哥和我到泉边弄了点水洗了把脸才清醒了些,现在泉水已经没了,只剩一个坑洞。奶奶又说,中午在翔云(镇)吃。晚上赶紧回家,不敢逗留,沿着马路就回去了。
我并不知道奶奶是怎么和爷爷相遇的,问了才知道,原来是外太奶奶从小就将她换到爷爷家做儿媳妇的。她觉得这件事是她心中永远的痛,她不甘心,也不甘愿,因为她因此没有书可以读。可她并没怨过外太奶奶,外太奶奶对奶奶并不是不好,她会将一些钱塞给奶奶的孩子,就是我的姑姑。但是这并没有压垮她,她的确是个坚强的女子。
爷爷去世特别早,正如太爷爷一样,早逝。奶奶说,爷爷去世是在2月,然后就在5月就分了家。那时,爷爷,二叔公,三叔公三家一起住。但是,从爷爷去世后,二叔公家便喊着分家。而且,二婶婆那时不受奶奶和三叔公家待见。她自从嫁入二婶婆家就没干过什么活,各处看医生,还有一次,故意写了张纸,说是二叔公写的,叫他们帮忙看下写了什么,说是要离婚什么的,就像个疯婆娘似的。奶奶还说,她不和奶奶他们一同吃饭,但是第二天总能在废物桶内发现排骨的踪迹,那时吃排骨对于连饭都吃不饱的他们来说简直是奢侈。但是,二婶婆却总是偷偷地吃着。而后,爷爷去世了,分家后,她却反倒努力干活了,还真是养精蓄锐呀。奶奶还回忆道,太奶奶也不知为何,总是帮着二婶婆他们家,帮他们干活。可是,她老了之后,他们的本性也渐渐暴露。我还记得当太奶奶还能干活的时候,我二婶婆可是很欢迎她去他们家的。但是后来,我去了城市学习却也听说,二婶婆他们想出了三家轮流照顾老人的政策。这自然挺公平呀,但是,他们却放话说,虽然爸爸是别人家的,但是会比更亲的还要照顾她,姑姑们也是。也常常算短自己的照顾时间,将自己的责任推给奶奶和叔公。记得,有一年听说他们还要来分我们家门前那棵爷爷种的龙眼树。后来那棵龙眼树被砍了,而太奶奶去世的时候正是轮到二婶婆家照顾。
这便是因果轮回吧,种下什么因便会结出什么果。那虚假的人呐,不知还会怎样,也不知生活会过得如何?不过,不管她的现下生活如何,我们过得幸福就可以,因为,我们已不再是从前那个弱小的家,家中的小树已渐渐成长,慢慢地生根发芽,长出绿叶守护着这个奶奶一直守着的家乡。
奶奶还忆起爸爸工作的时候,她说,爸爸工作时也是没得吃饱的,一点的米能煮很久,只是因为每次只放一点点。但是,爸爸不吃地瓜干煮的汤,尽管再饿,他也不会吃。奶奶说那时的地瓜干是用坏的地瓜干做的,不是像现在是好的地瓜干。爸爸跟着一个叔公去打石头,工程很浩大,并且很耗体力,但是,爸爸还是饿着肚子,努力地干活。我忽然间想起爸爸过年时看到他的好兄弟家楼下有一些人在打石头,总是笑着说,宝贝看,那就是我们以前干的活。爸爸的好兄弟,也在边上,仰起头,似乎在回忆过去,然后,便引领了我们进屋喝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