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好友之彭玉麟之一【547】2023-11-28(2)
光绪十六年春,刚由两广总督调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得知他非常尊敬的一位长者去世的消息,心中抚然,怅惘良久后写下一首五言长诗:“神州贯长江,其南际涨海。江海幸息浪,砥柱今安在......”这位被张之洞视为国之砥柱的人物,便是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的彭玉麟。张之洞比彭玉麟整整小了二十岁,是因为一个意外事件的爆发,才将他们连在一起的。这个意外事件乃光绪九年底发生在越南的中法战争。为了加强两广的防务,朝廷命彭玉麟领兵开赴广东。随后,又罢免失职的两广总督张树声,调山西巡抚张之洞继任。张之洞做京官时,便以清流领袖誉满朝野,治晋三年,政绩显著,又年方四十七岁,正是一个高级官员的黄金岁月,由巡抚晋升总督,调任艰巨,朝廷此番人事安排,可谓人地两宜。而彭玉麟年仅古稀,体衰多病,为什么要起用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带兵亲赴前线?此人究竟有何过人之处,以至于朝廷非用他不可呢?且让我们来见识一下这位被历史灰尘所淹没的近世人物。
生于嘉庆二十一年的彭玉麟,直到三十七岁还是个潦倒家乡的穷秀才。眼看这一生就要如此厄困地度过,忽然间,一个从天而降的机遇落到他的头上。咸丰三年,从长沙被挤兑出局的团练大臣曾国藩率领一千湘勇来到衡州府。曾氏怀着卫道忠君、扬名出气等多种心情,决定借衡州府这块军事要地大力扩充湘军,并极有远见地筹建十个营的水师。彭玉麟由此起家,很快便统领整个水师,直到同治三年,与曾国荃的吉字营配合打下南京,同水师另一统领杨载福一道受赏一等轻车都尉世职,加太子少保衔。杨载福随即赴兰州就任陕甘总督,彭则以兵部侍郎身份一人独领水师。在湘军十裁其九的大遣散时期,水师则破例被全军保存,列入朝廷的经制部队,改名为长江水师。彭亲手制定长江水师章程,并依此章程重建水师。晚晴政府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遂由此产生。这是彭玉麟为中国军事史所作出的一大贡献。但作为一个历史名人,彭生命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似乎主要不在这里,而在于它特立独行的处世态度。他一生最引人注目的事,便是他曾经先后辞谢过六项任命,而朝廷所任命的这些官职,都是世人眼热的要缺。
彭玉麟(1816年12月14日-1890年3月6日),字雪琴,号退省庵主人、吟香外史,祖籍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衡阳县(今衡阳市衡阳县渣江),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府(今安徽安庆)。清朝晚期军事家、书画家,人称"雪帅"。湘军水师创建者、中国近代海军奠基人。
彭玉麟曾于道光末年参与镇压李沅发起事。后至耒阳为人经理典当,以典当资募勇虚张声势阻退逼近县境之太平军。复投曾国藩,分统湘军水师。半壁山之役,以知府记名。以后佐陆军下九江、安庆,改授提督、兵部右侍郎。同治三年(1864年),督水师攻克九洑洲,进而截断天京粮道。太平天国起义平定后,定长江水师营制,每年巡阅长江。中法战争时往广东督办军务,率部进驻虎门,上疏力阻和议。晚年累官至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书,封一等轻车都尉。光绪十四年(1888年),扶病再阅长江水师,以衰病开缺回籍。光绪十六年(1890年),彭玉麟病逝于衡州湘江东岸退省庵。获赠太子太保,谥号"刚直"。
彭玉麟不治私产、不御姬妾。于军事之暇,作画吟诗,尤以画梅闻名。所绘梅花"老干繁枝,鳞鳞万玉",被曾国藩称为"兵家梅花" 。其"诗书皆超俗" ,诗文作品由友人俞樾整理,分为《彭刚直公奏稿》《彭刚直诗集》。今人辑为《彭玉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