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这两课,发现有共同点,桃花源是净土,平桥是乐土。
图片发自简书App
陶渊明向往着和平,自守本心,于是,没有硝烟和战火,众生皆乐的世外桃源便成了他内心的净土;鲁迅向往着儿时纯净,质朴的人和感情,于是,那夜朦胧的月色、豆麦清香,织成了他内心的桃花源。
那也许是一个梦吧!有一个门口,早晨,阳光照在满地的桃花花瓣上,花雨纷纷。我站在门口,扶着门窗,门很低。但太阳是暖的,树在结她的花,风在摇她的叶子,就这样,尽收眼底春光。我喜欢这个地方,每当早上睁开眼睛,阳光都在。撑一把油纸伞,看一季水墨江南。踏一路青石板,走一遭天上人间。想到桃花源,不知两汉魏晋,无论大江南北,只知一林桃花秀清风。但若心中存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不是那个运气极佳的渔人,能遇见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也不是柳宗元,能碰见清幽唯美的小石潭,我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孩子,专属我的桃花源,是那个不起眼的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