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改变世界》
旧有的不合理、低效率、其他行业的变化都有可能促进一项新发明的诞生。之后就是该行业生产力的极大解放。全世界共赴小康?当然不是,一项创新如果不能够应用,不能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那么它将没有意义。要释放出它的能量还需要继续升级打怪兽。以集装箱为例:
第一关:各方利益集团
包括不限于:政府,公共机构、工会、竞争者。在集装箱的升级之旅中,它遇到了什么样的“怪兽”呢?集装箱运输的雏形是“背负式运输”,它刚一出现就遇到了州际商务委员会。州际商务委员会扮演着规则制定者的角色。它在极力维持着各方又有钱赚的旧局面,政策改了又改。“彼之蜜糖 吾之砒霜”,工会工人由于集装箱作业会使他们就业人数减少而数次罢工。集装箱运输涉足国际贸易时面临着“航运工会”的运价垄断。
第二关:统一标准
集装箱尺寸规格,装卸方式,各个公司有各个公司的标准。相关部门花了将近12年的时间才得以完成标准化,还不包括集装箱大佬—泛大西洋轮船公司。一项新兴事物出现往往会造成业内的暂时混乱,如果继续各行其是则无法资源利用最大化。出租车、uber、滴滴、神州计费各不相同,进入门槛各不相同
第三关:过度竞争
当一项新事物出现并且带来了明显收益时,人的逐利性就会充分的显示出来。竞争与资源往往相随,资源越多,对其觊觎的人便越多。竞争的人越多,为了得到绝对优势“砸钱也越来越多”。中国的外卖行业,快递业,网约车皆是如此。看似风光无限,其实“烧钱”。几轮融资下来,结果依然是亏的一地鸡毛。
第四关:需求
集装箱真正意义上的普及是制造商们乐于使用集装箱运输。集装箱运输成本取决于货运量。货运量的来源就是制造商们。因此制造商作为客户接受集装箱才是普及的关键。
一个富有远见的人可以看到行业发展的方向,他们不墨守成规、勇于改变。但是他们眼中的“行业前途”要多久才能实现则交由历史的偶然性来决定。
忽然觉得社会主义在打怪兽方面还是蛮有优势,毕竟力量大。不过,前提是得有的打,毕竟创新是基础。集权之下,市场易协调,思维却不好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