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几乎我们所有人都增加了一个新器官——手机,我们的生活场景变成了这样。
每天早晨醒来直到晚上睡觉,我们的眼睛和大脑被手机上扑面而来的各类信息轮番轰炸,来自各类公众号、微信群、热门综艺、电视剧、各种八卦、娱乐新闻等的信息,多到让人应接不暇、眼花缭乱,没有片刻喘息的机会。
我们的手机24小时在线!但是,信息永远看不完!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不禁打了个寒颤!
尽管,我们每天都浸泡在信息的洪流里,然而,总有更多你不知道的东西!这些信息似乎跟自己关系不大,又似乎关系巨大,好像一不小心就会错过某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我们会焦虑,自己订阅的内容是否足够多,目前从事的行业前景几何、几年后会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生活是否足够丰富多彩,对孩子的教育是否科学有效以及我们的学识经验是否足够丰富以应对世界的瞬息万变等等。
我们会担心错过某个文章、某次直播、某场演讲或某个牛人的分享。我们担心的太多,焦虑的太多!信息的泛滥导致我们的内心被各种担心、焦虑和浮躁所侵占。我们眼高手低,心里有无数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在流动,然而心灵却找不到落脚的地方。
由于我们的内心被各种焦虑和浮躁侵蚀,我们对自己缺乏耐心、对所做的事情不够专注、对现实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虽信息泛滥,然而真正有用的知识并没有泛滥,反而变得极其稀缺,事物发展的底层逻辑和基本规律并没有改变。
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个人的成长亦如此,只有通过不断地成长才能到达更高的认知境界。
史铁生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有时候比人和猪之间的差距还要大,仔细想想,这句话居然正确得令人发指,这差异主要在于人的认知境界,认知差异导致我们生活在迥然不同的世界里。
然而,认识差距只是第一步,认识到差距之后,盲目攀比感叹差距之大,不仅没有任何积极意义,还会徒增烦恼。要知道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从零开始的,所以我们是有希望的,不怕开始得晚,就怕迟迟不开始。
我的意思并不是说,手机不能用了,微信不能看了,电视也不能看了,而是我们要认识到“学无涯而生有涯”的道理,要合理使用我们逐渐减少的宝贵注意力,不要在信息的海洋里迷失自己前进的方向。
最近,我在《穷查理宝典》和《好好学习》里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在信息的海洋里找到那些能够改进我们行为或者思维方式的知识,否则,信息就只是信息而已。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必须学会对信息进行筛选,提取真正有用的知识,通过管理这些知识改变我们的行为模式、提升认知深度。
我们必须弄清楚自己擅长的领域,并明确自己的能力界限范围,而不是看别人做什么就跟着做什么,盲目进入自己一窍不通的领域,这样注定一败涂地。所以,我们要认清自己的能力优势,只在自己的能力圈里竞争。
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设定切合现实的目标,并投入精力专注用心做好它。我们这个时代不缺乏多元的认知,而是缺乏认知的深度,只有专注于一个领域才有可能有效提升自己的认知深度。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耐心,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缺乏耐心的时代,耐心变的稀缺,各类速成班的火爆就是很好的例证,然而耐心太重要了,因为耐心是时间的复利效应。水滴石穿并不是因为水的力量,而是时间的力量,时间可以改变一切。我们在时间的巨大力量面前要保持敬畏之心,同时,我们要利用好时间的复利效应。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给不成熟的自己和成长的过程一些耐心,用时间的力量积蓄我们的成长。
用心专注、保持耐心、目标切合实际是驯化焦虑和浮躁的最佳途径。
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马克思韦伯曾经说,人类是生活在自己编织的意义网上的动物,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行为准则、人生追求和生存的意义。生活,需要我们自己赋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