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段时间看《育儿基本》,关于让孩子分担家务,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这些认识几乎是颠覆了我之前一直主张的:父母应该让孩子多去承担一些家务、孩子做家务大有好处。
而新的认识是:家务应该主要由父母来承担,孩子是没有义务做家务的。
怎么讲的,我与大家分享一下。
02
首先必须认识到,孩子在家里,有着比做家务更加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比如自己的房间应该自己整理,出门前自己的书包自己检查,自己的书架自己整理。只要是与自己有关的事情,孩子能够做好,父母就不要插手了。
其次,那为什么说做家务是父母的义务,对于孩子来说不是呢。孩子不是家庭的一员吗?孩子当然是家庭的一员,但是不等同于义务的一员。为孩子营造一个舒适的家庭环境,是每一个父母的基本职责。父母如果认同这些基本职责,有什么必要让孩子来分担家务。不认同,当然没有必要成立一个家庭了。再说家务量也并非我们成人不能承受。除非是出自教育目的,还有就是老师的作业了。
这个我就自己检讨了,曾经布置了大量家务作业,让孩子扫地啊、擦桌子啊等等。其实正如之前讲的,要布置也应该布置“做好自己的事情”的作业。所以我现在开始一方面布置“做好自己的事情”,一方面是布置一些手工作业。
当然这样说不是告诉大家,孩子可以不用做家务作业了。只是想表达,在让孩子分担家务之前,应该让孩子学会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最后,自己的事情与家务也是有明显界限的。家务不要孩子来承担,孩子的自己能够做的事情,父母也不要包办。你是想要一个乖乖分担家务,但自己的事情需要父母做的孩子,还是要一个自己能做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够照顾自己的孩子。
03
看两种家庭模式。一种,孩子在家基本不做什么家务,但是自己的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家务基本父母做。长大之后,反倒成为快乐、不纠结、乐于家务的人。另一种,父母要求严格,要求孩子从事家务甚至是很繁重的家务,孩子在做家务的时候总是受到外界的表扬,长大之后,成为了以家务为苦、能少做家务就稍作的人。
第一种家庭传递的信息是,家务是爸爸妈妈做的,爸爸妈妈照顾这个家庭是快乐的、幸福的。而第一种家庭传递的信息是,照顾家庭是辛苦的,所以家务需要分担。
我想让孩子看到父母主动做家务,也就是让孩子感受到一种爱的能力。让孩子从小看到,父母照顾一个家庭,照顾家人,是快乐的,不是压力,而是一种爱。父母爱孩子,才会花费时间,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把菜烧的香喷喷,让孩子在这个家,感受到幸福。
孩子只要感受了这种爱,这种快乐的爱。才会在做好自己的事情之后,乐于承担家务。因为孩子看到,父母做家务是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