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世纪英国的哲学家培根说:历史使人聪明,诗歌使人富于想象,数学使人精确,自然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和修辞学使人善辩。总之,读书能陶冶个性,每一种心理缺陷,都有一种特殊的补救良方。
胡适说:多读书,然后可以专读一书。
四种主食阅读:
1 主食阅读,又叫“生存需求的阅读”,是为了寻求人生在职业、工作、生活、生理、心理等方面,一些现实问题的直接解决之道。对应食物中的主食,像米饭、炒饭、炒面等。
2 美食阅读,“思想需求的阅读”。这种阅读不求针对你人生的现实问题,提出直接的解决之道,然而,却可能帮助我们从一个看来间接,但是却非常根本的方向,思考这些问题或现象的本质是什么。
3 蔬果阅读,工具需求的阅读。帮助我们查证阅读过程中不了解的字义、语义、典故与出处。很像是饮食里的蔬菜、水果。
4 甜食阅读,休闲需求的阅读。没有一定的目的,阅读就是为了娱乐、消遣,是一种休闲活动,很像是饮食里的甜食或零食,追求的就是口感。
写在前面:
这是一本讲读书的书。作者是郝明义。也就是经典的不能再经典的书《如何阅读一本书》的翻译者。关于《如何~》,可能是看电子书的缘故,加上好像真的很复杂,没有用于实践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现在我基本忘了它讲什么,只记得四个层次的阅读,以后还需要买本纸质书好好研究下。(虽然有一个kindle,可是我依然无比地热爱纸质书。看电子书常常会让自己有种只看不思考的感觉,而且会不自觉地要求自己加快速度。所以某种程度上逼自己写读书笔记是一个很好的吸收知识的方法)
这本书虽然出版的时候面对的是台湾的受众,它不只是讲读书,还谈关于读书的其它方面。比如学校教育、网络阅读、越界;谈哲学、历史、诗歌;话书店、图书馆,更有漫画……紧跟时代,同时不失传统。So,爱书之人一定不能错过,它亦值得反复阅读。
开始正题:
这里摘抄的主要是读书应该涉猎多类书籍,开拓视野,不要局限于一家之眼,以培根的一句名言引入。很多时候道理我们都懂,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从来没深入去思考过,对啊,听着好像挺有道理的,原本觉得没道理的事听得多了也变成了有道理的。可是究竟为什么说它有道理呢?对,大部分人其实都不知道。历史为什么这么重要?掌握了历史就掌握了未来这句话如何能够论证?你哪怕有一次真正去体会过诗歌之美吗?被应试教育中的数学折磨的死去活来的时候一旦可以摆脱数学谁还能去体会《数学之美》呢?我承认,这些我都做不到,我想也正因为我做不到,所以才和一般人没啥区别。历史应该是件特别有趣的事,真正聪明的人都能从历史大事件中发现适用于当下的规律。诗歌,怎么能有小说精彩有趣,没有真正读过诗歌的人才会有如此狭隘荒谬的想法。从小偏科的我每次只要到数学考试就心里没底,到了大学不学数学一度让自己庆幸了很久,但我知道其实我也失去了一些东西……每个人都会有意识意识地排斥一些自己本能抗拒的东西,可能走出舒适区真的是件挺困难的事,但是一直待在舒适圈内是不会让人成长与进步的。为什么工科男和文科女如此难以交流,为什么IT男,程序员常常莫名躺枪。虽然人生那么短,我们不可能成为一个通才,但一点都不妨碍你成为一种会多种思维思考的专才。也许同样有着优秀的专业能力的两个人当中,拥有多维思考能力是脱颖而出的唯一关键点。
从现在开始摈弃你那些传统的旧思维吧,不是只有文青才读诗,也不是只有学经济学的人才学点经济。
既然要涉猎多类书籍,那么是不是可以把书籍做一个分类呢?从阅读的功用出发,郝明义的饮食阅读法是一个创新之见,不失为一种新的阅读标准。
主食阅读,为了生存需求的阅读。(接下来我都拿自己举例子吧)职业人如果我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传媒人,这是我安身立命的根本,那我就必须阅读各种关于传媒类的书籍,传播、新闻、营销等都可以归到这一类。比如自我管理对我来说一直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那对我来说,知识管理、时间管理、精力管理类似这种都属于主食阅读。主食阅读相对来说是能够解决一个人最迫切的需求的。如今大部分人读的都是这类书籍,所以很多人以为自己也涉及很多书籍,但其实本质上还是属于同一类。而且要注意到主食阅读书籍的变化流动性很快,互联网又加快了这一速度。
一定要明白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没有目标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
美食阅读,思想需求的阅读。谈民主、谈自由、谈人类的社会制度、谈政党……比起主食阅读,这人书籍的读者应该是少之又少吧。对于自己一个新闻学专业的人来说,民主自由虽然也时常提及,但是很惭愧,这类的专业书看的书目一只手就能数过来。这类书籍也许比较难懂,费时费力费脑,但一旦真正理解了,也许对生活是能产生一个本质的影响和变化的。“许多文学、哲学、科学、历史、艺术方面的书,都属于思想需求的阅读。尤其我会说,经典永远是最重要的”。关于经典书籍的选择,可以试试这样的原则:只看豆瓣8.0以上的书籍,虽然好像有点偏激,但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或者只对这类书籍进行深度研究。当然别忘了问问你身边的专家。
你没有时间,但是每个月只读一本就够了,不多。
蔬果阅读,工具需求的阅读。词典、百度、谷歌都属于这一类。后者的搜索引擎可以认为数字版的“字典”。可能很多人会把这一部分弱化,但我恰恰认为掌握好这一部分的知识很重要,尤其是在如今网络化阅读、信息 泛滥的时代。这里必须要提到一个词:搜商。如何锻炼搜商,请自行百度。我常常说自己是一个工具控,我希望最后自己能控工具,让工具为我所用。
甜食阅读,休闲需求的阅读。漫画、武侠、推理、玛丽苏……高中时期自己疯狂迷恋武侠小说,最近一段时间把看了五六本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完全停不下来的节奏;玄幻一直是最爱,一直想看《权利的游戏》,怕刹不住,然后现在追《盗墓笔记》,还好对言情类无感。读自己觉得最喜爱又最轻松的书籍乃是人生一大乐事-娱乐、消遣、追求的就是口感。缺陷是什么,相信大家都很明白:1 沉迷其中,难以自拔。2 良莠不齐,思想容易被带坏。3 偷偷摸摸还容易产生愧疚心理。
高度自律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做一个自律的人吧。
前面说了这里的四分法主要是从阅读的功用出发,要注意的事每一种饮食中都可分为细嚼慢咽和囫囵吞枣型的。这里有涉及到精读、略读的问题了,不展开,只是做个提醒。
特别提到对每个人来说主食阅读、美食、蔬果、甜食阅读都是不一样的,对这个人来说,这是主食阅读,但也许对另外一个人来说,这就是甜食阅读。这点很好理解。关于四种阅读,这里没有办法做到面面俱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阅读。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本书是人人所必须阅读的,只有在某时某地、某个环境或某个年龄中一个人所必读的书。——林语堂
2015-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