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也一样,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学会借鉴前人的好东西,才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文/ 七彩霞衣
这段时间看的东西很杂,有我之前关注的一些育儿文章,也在看一些经典的红楼、鲁迅等,还有我手头的书《好文笔是读出来的》。
这些文章参差不齐,有的文章文采斐然,让人读来神清气爽,心眼俱开;有的文章文采平淡,让人看着沉闷无聊,可不得劲。
我就苦苦思索,怎样才能提高一篇文章的水平,使之看起来精彩纷呈呢?
观察那些文采好的文章,发现都有一个特别见效的招数,那就是抄。有人会说抄那不是偷别人的文章吗?孔乙己说过:窃书不能算偷,读书人的事,能叫偷吗?
同样是读书人的事,抄袭也不能叫抄袭,而叫借鉴,搁电影圈得称致敬。
那好,我们来看看那些借鉴和致敬的抄!
01 入门的抄
有人会问那是不是得读书破万卷,才能抄文如有神啊?
非也,非也!
借鉴不分深浅,抄文不分难易。
小学生的诗词都是可以抄的。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读到有句话震到我了:
二月草长,
三月莺飞。
当时有种茅塞顿开之感,这不就是我小学二年级读的诗: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改了个样,咋就这么好看nei?
这样以来,我也可以借鉴啊,比如后面一句就可以改成描写春景的:
杨柳拂堤,
春烟醉人。
是不是也看着蛮不错的?
嗯,咱继续,还是小学生诗词: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大美女才女林徽因就抄过,她有一本书的名字是:《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
这阵子正值四月,到处都可以看到这句诗,还可以把她转化为:
人间四月,
芳菲已尽。
是不是也是看着挺文艺的?
你看,抄书就是这么简单。
人说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你会抄不会抄。我们提高点难度,看看那些牛人是怎样抄的?
02 曹公抄文
曹雪芹《红楼梦》里宝玉跟蒋玉函、薛蟠喝酒的时候唱的《红豆曲》,有几句是这样色的:
忘不了新愁与旧愁;
……
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
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绿水悠悠绿水悠悠。
后来读《西厢记》,才知道这句是他抄的,我们来看看原文:
新愁尽来接着旧愁,
旧愁似太行山隐隐,
新愁似天堑水悠悠。
怎么样?是不是两者非常类似却也有所不同?
03 红楼抄文
《红楼梦》里还有专门写诗词怎么抄的,就是黛玉教香菱做诗那一段。
香菱称赞王维的两句诗:
渡头余落日,
墟里上孤烟。
黛玉就告诉他,这是抄的陶渊明的诗:
暖暖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还有,大观园初建,贾政对贾宝玉试才题对额,到了后来宝钗住的蘅芜苑,宝玉题的对联是:
吟成豆蔻诗犹艳,
睡足荼糜梦也香。
贾政说宝玉套的:
书成蕉叶文犹绿。
我觉得其实前面的对联:
宝鼎茶闲烟尚绿,
幽窗棋罢指犹凉。
也是一样的韵味。
众人说李白的《凤凰台》套的就是《黄鹤楼》。
后面黛玉的《秋窗风雨夕》套的是《春江花月夜》。
纪念晴雯的《芙蓉女儿诔》抄的《大言》《离骚》《大人先生传》等等,作者连抄的书单都一一写在书里告诉你了。
04 现代抄文
再来,看小时非常喜欢的《两两相忘》歌词:
日与月互消长,
富与贵难久长,
今早的容颜来与昨晚。
眉间放一字宽,
看一段人世风光,
谁不是把悲喜在尝。
抄的是关汉卿的句子:
展放眉头,休争闲气,
今日容颜,老于昨日。
古往今来,恁须尽知,
贤的愚的,贫的富的。
是不是意思和词汇都有诸多相似之处?
05 抄文荟萃
接着再来一个抄本大荟萃,就是“水东流”这三个字。
我本来是想着,曹雪芹的《红豆曲》:
遮不住的青山隐隐
其实也化自另外一句辛弃疾的词: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我一想到东流去这三个字,就刹不住思维的车,一大串“东流去”的诗词涌现在脑海里:
苏东坡《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李煜《虞美人 》: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柳永《八声甘州》:
唯有长江水,
无语东流。
《三国演义》开篇词《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金庸《射雕英雄传》开篇:
钱塘江浩浩江水,日日夜夜无穷无休的从两浙西路临安府牛家村边绕过,东流入海。
小时候听过的歌词几首:
1. 昨日像那东流水,离我远去不可留,今日乱我心多烦忧。
2. 春水流啊流,向东流啊流;你的心我懂,你还有泪流。
3. 春水东流去,黄沙永不息。一枕黄粱梦,苦泪点点滴。
你看都是“水东流”,各人都可以玩出各人的花样来。
我就纳了闷,为啥水都得向东流啊?
突然想起一句话“地下东南,天高西北”,第一次看到是关汉卿的词。后来百度一下才知道出自《山海经》,原文是:天倾西北,地险东南。
关汉卿也是抄界行家啊!
再者,“地陷东南”,《红楼梦》里也有的,就是描写甄士隐和贾雨村的开头:
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向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狭窄,人皆呼作葫芦庙。庙旁住着一家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
接着就开始了甄士隐与贾雨村的故事。
你看,大家都是你抄我,我抄你,天下文章为天下人抄。
他们抄得,我们也抄得,不抄白不抄。抄了却真不是白抄的,文章就立刻变得有文采起来。
06 怎么抄好
看了这么多抄别人文章的人,心动了吧?赶快行动起来抄吧!
那么,应该怎么抄呢?
我们看到,前面所有的抄都不是原文照抄,都是做了相应改变的。要抄出水平抄出格调,三个步骤就可以轻松做到。
第一步,熟读熟记原文。
基本上我们抄的都是我自认为的好词妙句,那些深入你脑海的,触动你的,让你内心起波澜的文字,你百读不厌,欲罢不能。
这样的文字,你才会有抄的欲望和感觉,也才能抄好。
曹雪芹为什么抄«西厢记»?因为他读完之后觉得"词藻警人,余香满口"。
多读多看,牢记那些词汇,是抄的第一步。
第二步,领会消化,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记住之后,与这些文字待在一起,在心里细细品味。慢慢的体会领会,使之内化成你自己的东西。
或者是一两个词,或者是那种意境,融入到你的心里。
如同高手练剑,直练到“人剑合一”的境界。
第三步, 写作时注意运用。
记住领会之后,写文章时,要时时刻刻有用这些文字的意识。
养成习惯之后,得逢其时,文字自然会从你的笔端流出,那就成为属于你自己的东西。
再反过来抱着应用的想法回到第一步,读书的时候遇到好词妙句就想着,我可怎么用它呢?
如此往复循环,直到顺利掌握流程,看到即会用。
06 为何能抄
为什么从古到今抄得这样肆虐这样普遍?
我觉得那是因为人一直就是生于天地间,长于山水里。这一点自始至终未曾改变。
千百年来,无论世道如何的变迁,技术怎样的发展,天地还是那个天地,山水还是那个山水,人还是一样的人。
技术发达的现代,坐在高楼大厦的空调房里,用联想Dell做着PPT,用华为Apple打王者荣耀的人们。
与落后的远古时代,在山洞里篝火照耀下,用尖利石头剥着兽皮,给孩子讲盘古女娲的人们。
两者并没有本质的不同,我们一样要面临生老病死,聚散离合。有着同样的爱恨情愁,喜怒哀乐。
所以我们有着很多共通的东西可以一脉相承的表达,触动古人也必然触动我们,值得我们去借鉴。
07 必然得抄
要想文章有文采,必须得抄。我们得向前人经典借鉴,这也是很多文学大家走过的路。
牛顿说,
我之所以看得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说他有所成就,其实是在前人理论和思路的基础上形成的。
写作也一样,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学会借鉴前人的好东西,才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流传下来的经典都是经过岁月洗礼的,有很多的表达非常典型和新奇。
那些好词妙句能够直击人的内心,它才能在千百年后仍旧到达我们眼前,让我们看见。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接受的表达方式和问题会不断改变。
所以古往今来才有那么多文体,从诗经离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再到现在的微信公众号文、干货文。
因而虽然我们写作的模式必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而其精髓却依然在那里,所谓形变而神不变。这就是意味着文章必定得抄,以取得那个不变的神。
历来向前任借鉴成了一种文学传统,明清抄唐宋,唐宋抄汉朝,汉朝抄东周。
轮到我们,就可以抄前代所有的东西。
当我们把那些前人精华抄会,化为己用。我们就可以做到胸中有丘壑,腹内有点墨。
于是你便举手绽莲,妙笔生花,写出字字珠玑,烁烁生辉的好文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