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所很一般的大学读二本 就是那种可能别人连名字都不知道的大学
“你在哪个大学读书啊?”
“我在XX大学。”
“XX大学在哪里啊?”
“在师大(南大,武大)旁边没多远。”
“哦哦哦,在师大(南大,武大)附近啊,我知道了。”
确实有很多人会看不起我们学校 但我不会啊
只有我自己知道 这是我高中费尽多少努力付出了多少汗水才考上的大学
对于那个时候的我来讲 考上这所不是985 也不是211的大学 是我最大最大的梦想了
如果没有看过我那篇文章的你大概会有疑惑
我是一名三校生 ,所谓三校生,就是在初中入高中的时候,因为初中成绩不好,进不了比较好的高中,或者是害怕高中压力太大,反而考不上二本的,而选择了职业高中的学生,当然可能还有别的原因,但我附近的话,这两种原因的偏多。
高考的话,我们只要考四门,语数英,计算机基础,学的会比普通高中更简单。三校生高考本科只有二本,再就是专科,但是我们毕业后所能选择的大学以及专业也是被限制的,以至于上了一个和别人完全不一样感觉的大学,比如一个班全都是同一个省的。
从小到大,我一直是个特别特别普通的女孩,成绩一直是中游。但慢慢到了初中,对于学习我好像一点也不上心也不在意了。
成天就是玩,上课也不听课,就算听也听不懂,对于老师的冷嘲热讽也是习惯了,什么“癌症晚期”啊,什么“社会的渣子”啊。
听得多了,慢慢地,自己好像真的变成了那种人,那种只要是学习不好就一无是处的人。
中考成绩自然是很应急,其实我心里大概可以猜出那个分数,但到了真正去查的时候,还是特别失望,对自己失望。
告诉了父母分数,她们也是一种预料之内的表情。
当别人问起我父母:“你女儿考得怎么样啊。”
我在旁边只是想躲,他们却只能硬着头皮笑着应付。
暑假一下就过去了,又到了开学之际,我没有收到来自普通高中的录取通知书。
之前从来没有想过去职高读书,但后来现实的分数告诉我,没有一所普通高中的分数线是我达到了的,甚至是差好远。
妈妈打电话给一个在普通高中任教的远方亲戚,他在电话里问我的分数,妈妈在电话的这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359分。”
那边一下沉默了,带着有点嫌弃的语气:“没有办法,差太多了。”
那个时候我才真正的后悔了,父母辛苦赚钱供我读书,而我不去努力,现在还要他们为了我向别人低声下气。
这算什么儿女?
去了职高后,每天早上都早早爬起来读书,背书,一想赖床,我就会想想我的爸妈现在在干嘛,应该已经开始一天的忙碌了吧,我还有什么理由赖?
就这样持续努力了有一年多,但是成绩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好转,一般都是班上二十几名,想努力却完全追不上去,压力特别大,都快高三了还这样,怎么实现我的梦想,怎么能让爸妈不再失望。
高二下学期的期中考试,我又没考好,心里实在难受,打电话给爸爸,聊着没两句就开始哽咽:“为什么我这么努力,成绩还是不上去。”
那边沉默了一会儿
“你又没有想过,你整天说自己怎么怎么努力,但是你真的用心了吗?”
当时只是想挂电话,眼泪止不住地流,为什么他会这么想我?我那么那么努力,那么那么辛苦,我的爸爸居然会怀疑我没有用心?
生气与委屈席卷而来,但过了一段时间,我又重新审视了这个问题
我,真的用心了吗?
答案是没有。
早早起床,晚上晚自习后又加班到很晚,中午还不去寝室睡觉,在教室里看书再趴桌上眯一会,看似特别努力,其实只是在感动自己,以为自己励志得很,把课余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上课却总在跑神,结果都是在做无用功。
还好爸爸这句话点醒了我,现在再用心努力还不晚。
高二的最后一场考试,考出了两年来最好的成绩,进入了校百名榜。
哈哈哈,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进百名榜没什么吧,就像我跟我室友说起我开始进了百名榜特别开心时,她们都用无法理解的表情看着我。(因为室友都是比较学霸的人物啦,寝室里就只有我一个人是进了职高还要拼了命地努力才考上的。)
自此之后,高三一直就比较顺利了,一直平稳地进步,保持在校50名左右和班前7名。偶尔放假出去玩发条说说,还有一个平时没怎么说过话的同学在下面评论:“终于出来透气了,you are very cool!”
当时真的开心了好久,就像是对我付出努力后得到的认可。
依旧是每天早上早早起床,有时稍微起晚了,就会发现只有高三那栋教学楼传出朗朗读书声,像是一个定点广播。
读过高三的人都知道,早自习在教室里坐着读书必然是读不完一个晚自习的。因为会打瞌睡,脑袋像被灌了铅似的,一个劲往下沉,眼皮直打架,害怕被老师发现自己在打瞌睡,嘴里读书自然是不能停的。
但在读什么只有你自己知道,因为,你同桌也在打瞌睡哈哈哈。
我也有过几次这样的,结果被自己突然乱入的话吓得惊醒。
老师常说,打瞌睡就站起来。其实只有我们知道,站着也是可以打瞌睡的,只是被惊醒的方式不同哈哈哈。一想睡,身子便开始往下软,像是被人在膝盖窝顶了一下,一脸懵逼地被吓醒,再继续重复以上动作。
因为总趴在桌上睡觉,开始觉得肩膀和脖子总是酸痛,但没怎么放在心上,只觉得应该是太累了。过了段时间后背就火辣辣地疼,破了皮一样,甚至从脖子一路到尾骨全是痛的,感觉整个后背都要废了。
实在不能忍了才叫爸爸带我去医院检查,拍了片子说是颈椎错位,医生让我不要再趴桌上睡了,经常把头吊床边,开了点药就回去了。
过了段时间,疼痛慢慢有了好转,但午睡无论如何也不能待教室了。有一次中午刚在寝室睡醒,在下床铺(我是上铺)时,尾骨突然使不上劲,一下就跪在了地上,整个人都吓懵了,俩室友也吓到了,赶紧扶我起来,然后就一边夹一个扶我去教室,这一路还好,可以正常走路,但到了上楼的时候又是腿一软,跪在了台阶上,路人纷纷侧目,自己就觉得好笑,你们可以脑部那个场景吗。
台阶上有个神经病跪着笑
再比如就是读书不能读大声了,否则就会喉咙痛,不不不,不是单纯的喉咙痛,吃药也没用,吃啥药都没用,喝水就更别提啦。反正就是,一发炎你就得去打针,结果还要特装逼地说声:“读书读的。”
我们当时晚上是强制加班到10点半的,当然,我一般不会走,和同学讨论下题目,累了的话和同学聊几句牛皮,不小心碰到班主任来探班,自然是一副做贼心虚的样子。
等老班一走又抱怨:“为啥我们每次刚放下笔聊天就可以碰上老班探班。”调侃几句又继续刷题。
我没有去过你的城市
但我刷过你那的题
特别特别喜欢那种努力完,而又有所收获的感觉。
加班完后,校园里的教室全都灭了灯,只有几盏昏黄的路灯,怀里抱着书和几份还差一点做完的试卷,仰起头看着星空,嘴角微微上扬。
“嘿~我今天没有浪费一点时间噢。”
想着高考后考上二本,父母该有多高兴,自己可以去哪里玩了,可以睡它个三天三夜了,可以清理大脑磁盘了。
到时候别人问起:“你女儿考得怎么样啊?”
最起码可以不用闪躲了:“那姑娘还算争气,考了个二本,辛苦她了。”
还没有出高考成绩时,我总觉得自己考得挺糟的。
所以在查成绩的前一天晚上我给四个老师每个人发了一段很长的话,因为害怕辜负他们的期望。
一夜无眠。
另一天早上守着查成绩的时间,坐在电脑前,输入的准考证号和密码却迟迟不敢按Enter ,害怕这些年的努力其实是白费,害怕父母还是要失望。
终于鼓起勇气下狠心按了Enter
哎哎哎???
不是高考查分数高峰期吗??
不是应该会卡的吗??
和预期中的一样,尖叫,狂跳,喜极而泣。
“爸!妈!我考上啦!”
看了我的故事有没有想起几年前那个,在某个深夜还在秉烛夜读,为了所向往的未来,为了家中劳作的父母,为了心里藏着的那个人而奋不顾身努力的自己。
嘿,还有18天就步入考场的你们,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