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断的在找孩子身上的问题,企图通过不断的找问题改问题,能让孩子的生命过得更好,却不知孩子身上的问题,我们作为大人也从来没有少过。
孩子是复印件,父母是原件,复印件出了错,要改原件。
回想孩子刚出生时,是那么的可爱,那么的有能量,也没有那么多的问题,为什么在父母的手上,养了这么多年,却有了这么多问题。
我们要思考的是什么?
在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从0~3,3~7,7~12,12~18,这些重要的时间节点,我们是怎样陪伴孩子的?我们是如何高质量陪伴孩子的?我们给到孩子的,是否是孩子真正想要的?
我们给到孩子足够的物质保障的同时,如何给到孩子情感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引领?
数算一下一天我们和孩子接触的过程中,我们是欣赏孩子的次数多,还是挑毛病的次数多?
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个自己都不会觉察到的潜意识的一个自动的行为,作为父母可能觉得这没什么。但是孩子会通过他的视觉、听觉、感觉,全盘吸收,成为他人生重要的经验,而这个时候,在孩子还没有呈现出偏差性行为之前,很多父母也会觉得没什么。就是当孩子面吵了个架,就是一个不耐烦的情绪,就是一个顺口的表达,都有可能成为孩子,一生中的一个创伤,一个影响点。
永远不要当着孩子或对孩子说另外一半不好。因为孩子的生命是来自于父亲母亲的结合体。否定其中一半,就等于让孩子内心深处进入煎熬和痛苦的选择状态,使得他没有办法全然的接纳他自己,也就很难活出全然的能量。
来自家庭、工作、生活方方面面的压力,使得每一个做父母的人都承受了很多,而在这个时候难免就会有一些负面的情绪释放在孩子身上。
我们一面希望孩子更好的成长,一面又难免地给到孩子一些负向情绪,影响了孩子的有效成长。
当我们不断拿着放大镜,放大孩子的问题的时候,一次次这样的放大,会让孩子在内心深处,认为自己不够好,没有能力,没有资格等等。在他未来,长大成人之后,在遇到一些需要争取的事情的时候,他也仍然认为自己是没有能力的,没有资格的,不够好的。
很多时候,一个问题的埋下,就好像一个种子埋在那里一样,可能很多年之后,这个问题才会生根发芽,才会冒出来。
到那个时候,我们很难想起这个种子是何时种下的,但关键是这个种子已经生根发芽,已经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在影响着我们的生命,悄然间就这么影响了我们一生。
我们如何培养让孩子自身知道人生该怎么过?要去到哪里?如何让孩子从小就学会能为自己的人生做决定,知道自己的人生要做什么样的决定。
我们怎么样根据孩子的天赋才华来培养孩子,而不是一刀切的,根据自己的感觉培养孩子。
如何让孩子敞开心扉?
和孩子有共同的认识和观点,和孩子有共同的情绪感受,久而久之就容易让孩子愿意敞开心扉。
当我们看着孩子从出生,到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步入工作,步入家庭,步入中年,步入老年,我们抽离的去看孩子这一生的经历,我们又有一些什么样的思考?
时间总会带来很多,也会带走很多,请珍惜当下拥有的这一切,因为总有一天,一切都会成为你记忆里怀念的对象。
成为导师型的父母,给到孩子最高效的陪伴,去引导孩子从16个方向发现自己的天赋才华。
我们愿支持每一个家长朋友,成为导师型的父母,给到孩子最高效的支持。
马龙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