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记录而发光,因为回忆而记录。
生活的本身就值得记录,真实的生活最美丽,像花儿一样,热爱生活本身吧!
这是我看完电影后第一时间发的微博,看完后心里特别满足,对生活的满足,满足我生活里也有这样的一对父母,爱养花、爱做菜、爱笑、爱穿毛线拖鞋、朴实而真实。
这就是生活本来该有的样子啊,生活就是艺术,艺术是美的,而生活也是美的。电影里所有的场景就是日常,这日常因为记录,观看,而发光。涓涓细流,润泽心间。
美也包括生离死别,片中姐姐的故事,也就是第三个春天,白发人送黑发人,让人特别难过。在医院的病床上,嘴唇上全是爆皮的姐姐,闭着眼睛说,我也想报答父母啊,报答父母,是啊,父母生养你后,期盼你、保护你、希望你样样都好,有好的家庭、好的工作、好的身体,他们在家一直守候着,一个个子女的归巢,就像电影里出现在房檐上的燕巢,父亲总是期待燕归巢,子归家,但他们却经历了自己孩子的早早离开,而这失去,也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导演没有过多的渲染悲伤,纪录片只是记录,把这生活的一切摆在你面前,这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它就是发生了。姐姐的遗照,在家里摆放着,母亲会在桌子上摆好姐姐的碗,说,这是给你姐留的,煮的小圆子,脸上只是很平常的表情,好像姐姐一直没有离开过,她一直在。他们会在她的坟地旁种满菜、桃树、竹子,春夏秋冬、节日,都去清扫墓碑,收拾杂草。但播放姐姐之前爬山、唱歌的视频,一起去游玩的照片时,母亲的嘴唇紧紧咬着。
前面第二个春天里回到家的姐姐,开朗、豪爽,讲着路上遇见有趣的事,不想因为自己的病给大家带来负担,他们一起去爬山,吃饭,一起歌唱。
歌唱,是这个纪录片里反复出现的镜头,电影开头,妈妈和爸爸就爱唱一些小调和以前的歌曲,你会觉得,生活真美好啊,真值得歌唱。在任何时候,你快乐的时候、悲伤的时候,都有歌唱的勇气,一颗歌唱的心。你的生活,你总要去热爱它、去歌唱它、去过它,过你的生活,就在这一日日的生活里,一首首的歌声里。
但愿,你我,都能有一颗会歌唱的心,欢快的心,才能抵挡这生活中的失去、平淡、不如意、和一点点的漫长。
爸爸随手养的腊梅开了,虽然颜色不是他最喜欢的,但总是活了,蜜蜂也在蜂巢里,他像看初恋情人一样,总是去看它们。他又拉起了用腰鼓改造的琴,吹起了很久不动的萧。妈妈的歌里唱着,人有艺在身,身贵。人是要有点爱好,丰富多彩,生活也可爱了起来,那么大年纪的爸爸学会了用电脑鼓弄音乐,各种音轨也会弄,对着电脑唱歌,妈妈在旁边的屋子里用缝纫机做活,两个人在镜头的两边,中间是一面墙,这个画面很美,这就是家的样子啊,你有你的事情,我有我的世界,而我们又是一个家。
爸爸要每天为家里做一件事,比如修电灯,修椅子。妈妈说,人要独立,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她经常做很多腊肠、熏肉,让孩子们带回去。影片里的爸爸妈妈总是很忙碌,生活很充实,想起我的爸爸妈妈,每天也是很忙,养花,买各种生活用品,做很多吃的。妈妈腌制了各种咸菜,肉酱之类的,都特别好吃,这种生活的能力,很遗憾,我没有继承,他们那一代生活的方式,也有自己的诗意,对的,什么是诗意、文艺,其实爸爸妈妈生活的日常就是一首诗,一首歌,如同电影里天台上那瀑布一样盛开的迎春花,要经常去浇水,那窗户上的红窗帘,随风飞舞,那天窗上的蓝天,一方天空,已是生活的全部。田埂上走过一群人,无声无息,定格的照片。
记录,如果没有记录,什么都留不下,记忆又是什么呢,要记得,要回忆,要忘记,对生活的最大尊重,就是记录它,记录它所有的秘密与诗意。导演分了几年去拍摄记录父母的生活,剪辑在一起,四个春天,四个篇章,你会觉得有些没有变,似乎又有些什么变了,是妈妈的新发型吗,还是爸爸的新衣服,生活像水一样,流过无痕,而记忆有痕,但愿,我们都记得,都忘记。这鲜活的生活,鲜艳的生命,鲜美的花,去歌唱这像花儿一样美丽的生活。
(看电影之前,给妈妈打的电话,妈妈说你爸爸去奶奶家陪他们过年去了,你爸这一走我这还挺空的呢,说话时好像眼睛里还要流眼泪,我就嘲笑妈妈不想我,只想我爸爸,平时他们两个人总吵架,这刚一分开,还不习惯,真是有意思,《四个春天》里的父母也是,生活了那么久,分不开,两个人特别幸福。他们回忆起年轻的日子,满脸都是笑容,偶尔会有眼泪,生活真是有苦有甜,每个人家的生活都是一部电影,只要你去观看,去记录。我也要开始记录我的生活了,做自己生活的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