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沙江自进入横断山区后也被山脉挟持。它与怒江、澜沧江平行南流,中间相隔两条山脉,最窄处的三江两山仅约70千米,这便是著名的“三江并流”。
- 它可与白云握手,可与蓝天比高,可与秋叶同欢,可与白雪话冬。
- 除此之外,你一定还有一个印象,就是所有关于甘肃的旅行指南都会浓墨重彩地介绍如何才能吃到一碗正宗的兰州牛肉面。从1915年回族人马保子制作出第一碗面算起,兰州牛肉面的历史不过刚刚百年,推荐牛肉面的文章却早已经浩如烟海。
- 成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为什么会拥有如此大的魅力?这也许要归因于它对三教九流、各个阶层的容纳。三千年以来,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升斗小民,无数人逐一登临成都这个舞台,共同营建出了一个中国最具人间烟火气的城市。
- 它们或从山中飞流直下,声势震天;或层层跌落,宛如轻纱。各种瀑布、水泉渐次汇聚,形成了密布福建全省的大江小溪,包括闽江、九龙江、晋江、汀江、岱江、霍童溪、交溪、木兰溪、上清溪等。
- 福鼎下山溪蜿蜒流淌,从空中俯瞰犹如一个大大的S。
- 这些水流日复一日地切割山体,在岩石上刻画出深深的沟痕。千万年后,劈山裂谷,造就出大大小小的河谷。水缠绕着山,山阻挡着水,二者相生相克,相辅相成。
-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观书有感》)
- 因为湍急的河流就像切豆腐一样,将一座座大山完全割碎,水流在山间如网格般密布。好不容易翻过一座山,又要渡过一条河;渡过一条河之后,又要翻一座山。如此循环往复,可以想象路途之艰。
- 中国古代最高效的“快递”系统,即所谓“八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的驿递制度,面对福建的山地也只能降速50%,活生生变成“慢递”。
- 他们沿途砍伐丛林,修建山路,架设桥梁,穿越河网;他们挖掘沟渠,排干沼泽,将荒野变为农田;他们拦截溪水,兴建水利工程,将福建四大平原统统变为粮仓。
- 无论你曾是官、军、世族、豪强,无论你曾是农民、罪犯、道士、和尚,无论你来自河南、江西、浙江,现在都是同一个身份——新福建人。
- 另外,高山和支离破碎的地形仍在影响着新福建人的日常生活。他们带着明显的唐宋中原口音,却又在各自的小环境中独自演化,发展出更多的方言。以至于相隔一座山、一条河的居民,也可能无法交流。这也造就了一座座文化孤岛。
- 渔民们或摇着小船,或徒步滩涂,穿梭劳作的场面好似一幅抽象画。
- 如果置身清末、民国,你一定会对频繁上演的城市兴衰震惊不已。任他千年古城,万年基业,在时代大变迁面前,一切全都变得不值一提。
- 天堂我尚未去过……我虽然足迹不广,但北自辽东,南至百粤,也走过了十几省,窃以为真正令人流连不忍去的地方应推青岛。(梁实秋《忆青岛》)
- 山入海中,海侵山下。大雾起时,犹如水墨国画。山海相连之处,或礁石丛生,惊涛拍岸;或细沙轻语,柔情似水。
- 倒退与止步不前的日子是漫长的,青岛城市美学的第二次提升,要等到十余年后才会来临。
- 著名的八大关别墅群便在这一时期达到鼎盛。它以二、三层独立式庭院别墅为主,拥有大量精美的建筑小品,景观疏朗,空间亲切静谧,犹如都市村庄。
- 改革开放初期,破坏与不协调在对高楼的一味崇拜中愈演愈烈。最典型的莫过于1990年建设的东海大酒店,直挺挺地竖立海湾之上,可谓大煞风景。
- 不再是红瓦绿树、疏落有致,而是高楼林立、紧凑致密。
- 而在陆地上,密集的高楼建筑群的呆板还会被突兀的山峰打破,它们使得青岛在钢筋水泥之中,依然保持了些许山野之气。
- 夜色之中,城市灯光璀璨,刺破薄雾,景象更加瑰丽。雾浓之时,整个城市会完全隐去,只余些脚手架穿出云端,揭示着云雾下方热火朝天、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
- 未来的青岛是否仍是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也许就掌握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
- 在纷繁的诗文与传颂中,江南俨然是一个气候绝佳、景色宜人、富贵繁华而又温柔多情的人间天堂。
- 古人则更喜欢从文化的同质性着手,辅以山川形便,构建出许许多多充满文化韵味的地理区划,如江南、塞北、中原、关中、河西、西域等。
- 中国人为何如此偏爱江南?甚至延续千年之久,至今不衰?
- 凭借长江、秦淮河等水系之利,南京成了江南人口与财富的聚集之地,码头经常停泊数以万计的中外商船。
- 南宋诗人范成大的一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更是让杭州超越了其他城市,成为中国文人雅士心目中的“理想国”。
- 浩荡的太湖水将江南小桥流水的秀气一扫而空,变得辽阔、浩瀚。
- 富裕之后的江南,生活开始全面走向物质精致化。士大夫们建造起大大小小的私家园林,江南几乎成为中国人“诗意栖居”的理想模板。
- 富庶、精致、才女就像三个标签,让太湖时代的江南进入了全盛时期,江南也因而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堆金积玉地,温柔富贵乡”。
- 紧接着,江河湖海中的最后一个接过了接力棒,它就是东海。
- 从以南京为中心的长江时代,到以扬州为中心的运河时代,再从以杭州为中心的钱塘江时代,到以苏州为中心的太湖时代,最后到以上海为中心的海洋时代,江南渡尽劫波,却能在不同的时代推动新的城市轮番崛起,带动整个区域再次获得新生,为中华文明输送无限精彩。
- 从新疆到内蒙古、从甘肃到宁夏,整个中国西北都变得更加干旱,沙漠遍布,戈壁纵横。
- 这是一片广袤的土地,各种地形、地貌一应俱全——从陆地到海洋,从高山到低谷,从火山到冰川,从细流到大河,从沙漠到湖泊。再加上经度、纬度跨度极广,使得中国的动植物种类也相当丰富。以植物为例,全世界22.5万种植物当中,中国有3万种。8000年前的中国东部,还曾广泛分布着鳄鱼、犀牛、亚洲象等大型动物。如果可以穿越时空,你甚至有可能在北京碰到一只野生大熊猫。
- 中国景观上最重要的因素,不是土壤、植物或气候,而是人民。
- 万年前至4万年前,我们的祖先——智人,来到了这片土地。一场充满力量与智慧的开拓即将拉开序幕。
- 某位古人最先注意到了这种草本植物的特殊之处。在季风带来的洪水退却之后,他将水稻的种子播撒到泥滩中,种子一个月内就会陆续发芽,几个月后便可以收获满满。我们虽然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毫无疑问的是,他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农民。
- 南稻北稷,中国的土地上出现了两种农业模式。不论这两种模式在未来如何竞争,它们都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景观——村落。为了照管田地上的作物,农民们在附近定居下来,并聚居在一起,村落由此形成。
- 城市居民产生的粪便会由专人在夜间收集,并送到村落中,再由农民撒入田间,人们称其为“夜土”。
- 中国古人喜欢将多种多样的单体木构架建筑组合在一起,形成蔚为壮观的建筑群,这便是中国古代建筑最显著的特征。
- 水稻、稷、木材等资源给我们带来的新景观已经非常惊人,而它们加起来也不及另一种资源的能量——人。
- 中国的统治者将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更容易调动庞大的人力。
- 畜牧业的壮大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 我们建设高铁,修建公路通达四方;我们跨越海洋,穿越沙漠戈壁,建立起汽车王国……
- 这就是中国,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这里是中国》精美词句摘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系列文集:DVWA学习笔记 SQL注入,是指攻击者通过注入恶意的SQL命令,破坏SQL查询语句的结构,从而达到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