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不协调

关键词:认知、行为、改变

知行不合一是普遍现象

其实,我是想说知行不合一。

大咖也可能知行不合一。宁向东老师举了个典型的例子,霍桑实验的主导人之一——哈佛商学院的教授梅奥,研究人际关系非常透彻,可是实际上他在哈佛的自我人际关系却处理得非常一般。

没办法,自以为是、妒忌、羡慕、恨是人类普遍的情感,也是普遍的心理现象。谁说,人是理性的?人充满了动物精神,无法摆脱。

知道,不等于做到。懂得道理,并不等于做得到。但是,人却常常误以为自己是做到了,对知与行之间的偏差毫不知情。

通过行为也可以改变认知

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需要先知道why才能改变how和what。也就是说,从认知的改变,从而改变行为。这样的理由很理所当然,因为人的观念决定了他的行为。

但是,宁向东老师说,其实直接从行为改变入手,也可以改变认知。想想,道理也是简单,因为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的体验比大道理更具有说服力。

这是不是,也可以说明一点:讲大道理经常都是不奏效,反而一些实现的例子会更典有冲击力和说服力。那么,在孩子教育的时候,是不是多带他们直接行为体验,再总结道理,会更有效?

同理,把长远的目标先拆解成各个小任务,从小任务的完成过程与效能提升的成果来激励自己,也许更接地气。远比那些只看着长远目标,却永远不行动或半途而废要好得多。

同理,从实践中检验真知,并积累经验,是多么重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