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写作是一项低成本的学习方
式,它的价值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有所减少。
写作,是灵魂的净土,让我们能恣意书写心中的烦闷愁苦;写作,是进步的阶梯,让我们能在不断的反思中提升自我;写作,是沟通的桥梁,让我们能与不同时空的人有所交流……然而,就是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动笔的机会却越来越少了,更因为专业不同,许多人从高考之后就再没动笔写过一篇文章了!
大多数人不写作的最主要原因是觉得自己的文爱太差而羞于动笔;也有些人从来都是视写作为洪水猛兽,好不容易从学校解放出来,让他们再给自己找虐却是万万不可能了;还有些人则是书写一段时间后觉得没有什么可写的了,遂中途放弃……
通往成功的彼岸从来都是道阻且长的。如果成功变成唾手可得之物,那么大家也就不会趋之若鹜了。写作也如是,正因为害怕它的人多,动笔的人少,能坚持下来的人更少,所以它才更有价值。**
那么,如何写作呢?
俄国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曾说:“写,只有写,你才会写。"这句话对于那些想写却迟迟未动笔的人来说,极具意义。要知道不去动笔,你永远不会知道原来自己也能写出如此优美的文字;不迈开双脚,你永远不会知道自己能走多远;不开始行动,你永远不会知道成功原来近在咫尺。
可惜的是,道理说出来大家都懂,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却寥寥无几。
不是你不能,你的能力,你的潜力,你的爆发力,没人敢去质疑。更何况,没人要求你成为莎士比亚似的文人巨匠,只是让你写作而已,其难度系数还是挺低的!但为何,知道这么多道理的你,却终究还是没能做到?原因很简单,因为你不想。
在行动之初,我们总是满怀热情。但一段时间过后,来自外界和自身的种种不确定因素导致我们开始自我怀疑,自我否定,你开始扪心自问,我真的适合写作吗?一旦你开始这样的提问,慢慢地,你心里的天平就会向放弃偏移,进而选择“不想做”,而这正是问题所在。
要知道,一旦你在心理上开始动摇,认为不那么想或者不想做一件事情时,你自然而然的就会发现一些不想做的原因。就像Beyond Feelings中所提到的一个例子一样,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很笨的时候,他可能真的就聪明不起来了。心理暗示所产生的负面作用,远远超过我们所想。
心理学还有个概念,叫“自利性归因”。“自利性归因”就是把好事都归结于自己的英明智慧,而把所犯的错误归结于客观因素。更精确地说,就是将好的结果与自己的行为建立联系,而忽视坏的结果与自己行为的联系。
这和“我不想写作”与“我不能写作”的心理状态其实是一样的。不是你没能力做,而是你根本就“不想做”,对于你根本就不想去做的事,你就不必为“我不能”而感到羞愧。总之,千错万错,不是你的错就好。
请大声的告诉自己“我很想做好这件事,并且我能”。你会发现,写作这件事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那么,从现在开始,着手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