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店里的花椒辣椒,烧鸡鸭用的丁香豆蔻,炖肉用的茴香大料,印度人爱吃的咖喱,以及常见的葱姜蒜,都是欧洲人所谓的“香料”。它们的共同点就是香气强烈,又具防腐功效,并且欧洲大都不产。你可曾想到,这些司空见惯的东西,曾经是全世界不惜以武力争夺的对象?
大狮凶特邀《华夏地理》的美女编辑 iris ,为大家讲述这一系列让人不忍直视的战役!
香料之战:南洋的厮杀走马灯
中世纪晚期,也就是中国的明朝,由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切断了丝绸之路,搞得欧洲餐桌顿时失味不少:无法腌制过冬的肉;妇女钟爱的香水和沐浴品也无法制造。这些来自东方的香料在欧洲奇货可居,价格越攀越高。
甚至有一个时期,一匹马与一磅藏红花粉等值,一头牛只能换两磅肉豆蔻,胡椒论颗卖,甚至可充当货币来交税交租。欧洲人异常渴望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商路,大航海时代的到来,终于让这一切成为可能。
(假如今天还是这样的话,大狮凶就和大家一起去倒卖香料好了)
在所有香料中,丁香和肉豆蔻最为神秘。在太平洋上新航线的模糊之处,有这样一片“香料群岛”,只有东方的水手知其所在,这就是印度尼西亚的摩鹿加群岛(现称马鲁古群岛)。摩鹿加群岛和不远处的班达群岛一起,是当时最富传奇性的岛屿,前者直到16世纪初,向世界贡献了每一颗丁香,而后者是当时唯一的肉豆蔻产地。
直到1511年,第一支葡萄牙船队才来到班达群岛,边采集肉豆蔻,边发现了摩鹿加群岛。不久,麦哲伦的船队,由西班牙皇室撑腰,避开了葡萄牙的航线,也找到了这片丁香之国。
1522年,麦哲伦船队返航,虽然只剩一条船和18名船员,却带回满满一船丁香,西班牙即刻神速派出远征队,先后夺下了两个主要产丁香的据点。葡萄牙当然不干,两国枪炮相见,互不相让。然而,西班牙此时正与法国交战急需军费,最后乖乖收下葡萄牙人的钱,和这些香料说了拜拜。
葡萄牙成为16世纪香料贸易的霸主,但他们在丁香和肉豆蔻堆里打滚的好景实在不长,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想分一杯羹的眼馋人。
1599年,第一支荷兰船队将这里的丁香送上了阿姆斯特丹的餐桌;1603年,英国人也将肉豆蔻装满名为“丁香”和“胡椒”的货船。
(丁香和胡椒都成了船名,大狮凶觉得这帮欧洲盲流子好可怜,都饥渴成这个鸟样子啦!)
不出几年,强悍的荷兰人将葡萄牙人打出了摩鹿加群岛上的“丁香碉堡”。在不到50年中,荷兰人不但将香料产地一一囊括,还相继占领了马六甲海峡等“交通枢纽”,将葡萄牙人踢出了香料的角斗场。
班达群岛上,对于豆蔻的角逐更为残忍,荷兰和英国的竞争达到了白热化。英国人善于玩弄手腕,亲善岛民;但荷兰人更为铁血,曾一次屠杀近15000岛民。英国人利用土著诱杀了荷兰东印度公司代表,荷兰则即刻对起义的土著进行了血腥镇压。
两国曾一度签订合约,但荷兰人夺取了按照合约归属英国的岛屿;英国人便策动恐怖行动意图报复,却遭荷兰人逮捕屠杀。此时英国的实力还不足以挑战荷兰,故而最终选取了隐忍。自此,荷兰暂时做了17世纪的“香料霸主”。
荷兰这个“海上马车夫”日益贪图享乐,进取精神消减,而英国却在默默壮大实力。1652年,第一次英荷战争爆发,两国主力舰队大决战,荷兰多年来苦心经营的“香料舰队”全军覆灭,荷兰将海上霸主之位让于英国。
18世纪,属于英国的香料时代终于到来了。
等到人们再也不用帆船来发现和征服世界,丁香也好,豆蔻也好,都变得不能再普通。不管航海大发现有多么光辉,葡萄牙也好,荷兰也好,英国也好,终究只是不那么光彩的掠夺者。曾被人津津乐道的香料群岛,如今因为掠夺式开发和战争而盛况不再,它们被所谓的文明伤害过,然后又被遗忘。
封面图为肉豆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