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百度的解释为:指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对某人、某物的信奉和尊敬,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信仰带有主观和情感体验色彩,特别体现在宗教信仰上,极致甚至会丧失理智。也就是说,信仰并非只是针对宗教而言的,而宗教信仰的信服和痴迷程度,却能很好地解释信仰对人心的作用。
我对信仰的理解中,不论是“理论、思想、学说”,还是“行为准则”,都具有鲜明的“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味道,如果回归到孔子,其目的便是给自己、给学子、给民众、社会乃至给民族、文化一个守护心灵的信仰!通读《论语》,其内在的哲学核心并非教化,而在于修身,不论是内仁外礼还是忠恕好学,都是从自身出发的。
《论语》里说“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如果说对天命的理解、对天命的践行,孔子祷之久矣。这个“久”是与生命同行的,是时刻的内心和行动的实施,是理念与步伐的一致,是理想与现实的坚持。这就是是信仰的力量!一个公务人员,如果能在从事的公务事务中理直气壮地说“吾之祷久矣”:我的信仰在学习和践行中坚定不移;我的理念不违反以人为本;我的情怀离不开国家、民族的文化情操;我的热情不因社会阴暗面、个人主观等外因而熄灭。然后我可以自豪地说:吾之祷久矣!因为它融入到我的生命中:事事、时时、处处。
信仰的目的不在于讨好什么,而在于坚持心灵的守护!《论语》里说:“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是讨好位置最高的还是讨好管事的呢?王孙贾告诉孔子,要讨好管事的,因为他就是管事的,这样的话就能直接获得入仕的机会。他不知道,在“灶”和“奥”之上,孔子心中还有一个“天”。孔子回应道:“如果得罪了天,违背了天理,那就没有地方可以祷告了。”这表明了孔子的价值观:祷告的目的不在于神,关键在于守护心灵!孔子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就是说,你祭祀神灵的时候,你要像好像那个神在那里一样去祭祀,这就叫“神道设教”。
《论语》里说:“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孔子还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属矣。”这就是中国信仰的核心——儒学唤醒人们世俗的情感,给人们以精神的启迪,进而让他们自觉遵守、维护道德准则的关键。当然,在人们所践行的各种道德准则中,对帝王和国家的忠诚是处于最高等级的,就像其他所有的神圣宗教一样,最高层次的道德准则是对他们的神的敬畏。
在中国传统信仰中,主体表现是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祖先牌位和祭祀的祖先祠堂,每一个市镇和每一个村落都分布着这些家庭。世界上所有的有影响的宗教中,能让民众自觉遵守道德行为准则的真正动力,也就是那些教会中用来激励和唤起信徒对宗教的神或者创立者的无限的赞美、狂热的爱的东西。相同的情形,发生在中国,让一普通的中国人能够遵守道德行为准则的启示之源,或者说国家信仰的真正的动力是“对父母亲的孝”。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自己心中没有别人,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特别是生活中本来有诸多不如意的人,忧患多于欢乐的人,更不容易做到自尊、自爱,并对他人的付出。我有时感到了自己的感情贫乏和空虚,以一种施舍的心去关心弱势群体,反而感受到是他们对我进行了施舍。使我先前的施舍成了一种不尊重他人,不礼貌的行为。因此,我们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一颗诚敬的心,真心赞扬他人,真诚对待他人,真心接受他人的好意。对待不友好的人,要“以德报恩,以直抱怨”。用《论语》精神指导我们的行为。
总之,我认为人是一定要给自己在困惑中找到一个可以信赖的思想支撑点的,由此而产生信仰。对于老百姓而言,最大的智慧莫过于走一条适合的人生道路。百姓最基础的问题是思想问题。思想贫瘠,百姓就很容易被蛊惑利用,很容易被鬼神等这些“不可知的因素所迷惑,背离科学真理,走上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