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从张嘉佳起始,“睡前故事”“睡前读物”的概念瞬间红火到我们的视野中来。
在自己的脑海里寻找“睡前故事”的定义,大概只是直接投射到小时候爸爸给我讲故事的回忆里。他工作忙,我则任性,常常他奔劳一天,晚上又加班之后才能留出少许空闲陪我、给我讲故事。总是有一盏暗暗的灯,然后他坐在桌子边给我念,念到他声音昏昏沉沉,我却还清醒,尖叫起来:“爸爸不许睡,后来呢?”看来“睡前故事”是真的适合成年人啊,已经长大的我回想起这一幕,总是在为自己幼稚的自私忍不住做出开脱。疲累至极,又有简单欢快的故事陪着。算是这辽阔冰冷的水泥森林里,一点小小的慰藉了吧。
时过境迁,我似乎丝毫没有改变自己的自私秉性。总会千般撒娇,要身边的人给我讲故事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晚安”。可惜,老来总不似幼年好,再简单的故事总会忍不住被我“想入非非”。故事失去了本身的安抚,不断向“暗喻”深处逼近。
所以不小心遇到这本书,倒也算是万分幸事——简短、小巧,每个章节不过四五页,可以让我在睡前信手翻阅。既有种“得到知识”的朦胧喜悦,还可以不带负累地进入梦乡。
作者是淡江大学的在读博士,专攻唐宋词研究,据说是小时候琼瑶给的熏陶,然后渐渐步入词学的殿堂——对此我倒是不甚在意,相较琼瑶,还是古龙更吸引我一点;况且,作者不过是个在读博士,再怎么理解诗词,也比不过传统的大家之作吧。期望没那么高,可能阅读时候也就愉悦了很多。
在面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知识时,我选择的理解方式就是套用事例来解读。姑且不论“引喻失义”,只是将“阳春白雪”加入一些生活气息,可以有效地打破晦涩表述带来的隔阂感,让自己不至于越读越丧气,越读越不知所云。面对娱乐性强的综艺节目或者喜剧电影,我们会在主持人或演员们讲段子的时刻给予反应式的笑以作为反馈;阅读小说时,作家细腻生动的描写可以让我们如临其境。或是唤起我们曾经的记忆,这是赋予小说的反馈。有了反馈,我们才能面对阅读“不犯困”,这便是这本小书最吸引我的地方——虽然不缺学术性,但“反馈”也发生的轻而易举。“诗词曲的差别是什么?”“‘二晏’和‘三李’是指谁?”这些在高中或平日的积累中有所印象的知识,可以借助作者的讲述让我们在脑海中再次复历。
作者对于“反馈”的巧思还在于对当代流行歌坛的相关引入。譬如“词会不会如现代歌一样有主歌和副歌?”“‘男子作闺音’的现象是不是唯古有之?”“古代是否有‘百大金曲榜’?”等活泼的题目,辅以简明的阐述,吸引着读者。不过,作者在“集句词”的部分,想要以现代歌《刺激》为引入例子,对我来说却是一头雾水——我根本没听过这首歌,我当下的反应其实是《情歌王》(笑)。可能这是美中不足的一点吧。
照例,在书的末尾,又有“彩蛋”出没:现代版和古代版的“填词曲谱”,也是算作“阅尽”之后,最后一点点的反馈吧。按照格律自己试手填词,大概会比网上七拼八凑的“晚安句子”要可爱得多了吧。
由于其“短小”和“有趣”的两大特征,也似乎注定了此书在深度挖掘上的略微寒碜。但如果想要找一本睡前读的小书,开蒙宋词或是求得几许心安,那么这本书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
我所理解的“睡前故事”本就不该是动荡起伏的一篇情爱故事,难道要用眼泪流尽的疲累代人进入梦乡吗?艰深感太重的话,也不算是“睡前书”的上乘之选,估计只能算作“催眠书”吧。如果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送给当下的社会,可能这本书是很适合的吧。
适合向你道一句晚安,适合娓娓打动久闭的心房,适合轻敲冷淡的水泥森林,适合在夜里,给出片刻清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