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儿子上了学,开始研究亲子教育,尤其近半年,读书,上课,考教师证,学心理学,不停的反思,思考,探讨,追寻,陪伴。看了太多的文章,听了太多的道理,其中,绝大多数的“道理”会告诉你,孩子需要什么,他们的感受是什么,不要掌控和权威,孩子需要尊重,需要平等。
这些道理也好,理论也罢,都很有借鉴性,也具有指导意义,自己也一直在践行。今天想说的,不是反驳或者赞颂,而是自己突然意识到,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忽视了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即没有教会孩子,尊重和平等是相互的,真正的尊重,是彼此相互尊重!
当孩子累了,实在不想写作业的时候,不懂尊重的父母逼着他一定要写完,因为父母自己信奉今日事今日毕的人生信条。但懂得尊重的父母,会让孩子自己决定,是今天完成,还是明天一早完成。赞。但当孩子决定凌晨5点起床,并准时在5点起床,理直气壮的冲进你的房间,叫醒熟睡的你,让你解答题目的时候,你是否还要尊重他的“需求”,从睡眼朦胧的状态立马切换,打了鸡血似的起身讲题,而且全程慈眉善目。
我相信有些父母就是这么做的,而且做的心甘情愿,以爱之名!
但我想说的是,即使你是心甘情愿,即使你心中没有丝毫的怒火或者不情愿,但我仍然要告诉你,你可能不合格,从孩子的教育角度,你也可能并不称职。因为无论你是怎样的感受,孩子的这种行为本身,从社会规范而言,就是一种不尊重他人的的表现,甚至这个他人是给予无条件爱的父母。不是吗?
无条件的爱,并不是真的“无条件”,世间的任何事情,只要是存在于这个人类社会,就一定会有社会规范和道德的约束,这是人类社会得以延存和发展的最本质的底层建筑。抛除人类社会的社会规范以及伦理道德,人,很难立足社会。
所以,上面这种情况,无论你多么的爱,站在父母的角度,你必须温和但坚定的拒绝,告诉眼前这个因为你的拒绝而大肆指责的亲生骨肉,爸爸妈妈需要休息,你如果需要帮助,需要事先征得我们的同意。为什么这么做,因为父母也需要起码的尊重,因为这是你获得父母尊重的唯一途径!同样,郑重其事的告诉孩子,当你离开父母怀抱,走向社会,尊重他人,也是获得他人真正尊重的唯一有效途!
尊重,一定是彼此的。如果只是单方面的尊重,在孩子教育方面,本质上是一种纵容和误导。
同样,想让孩子尊重自己,作为父母要先从自身做起,环视四周,不“尊重”自己的父母比比皆是,当你自己心甘情愿的当牛当马时,试问你的年幼“无知”的孩子,又怎么会把你放在彼此尊重的天平对面呢?
言传大于身教,要想做到真正的尊重,先从尊重自己开始,重视我们自身的真实感受,给孩子示范一个尊己尊人的典范。先做到这点,再跟孩子心平气和的坐下来聊聊,他应该如何规划自己的作业,以及今后的人生。
此篇无图
自行脑补刚刚气愤过的颓废老父亲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