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不想看到亂七八糟的外來語

學日語是件很麻煩的事,比如看著發音奇怪長相更奇怪的外來語,努力猜想語源,或者倒過來想著自己要說什麼詞,猜他轉寫出來是什麼樣子。每當我看到一堆片假名,費勁讀出來發現是非常常用的單詞的時候,我總是要詛咒一下作者,為什麼要寫得仿佛日語沒有表達這些意思的詞一樣。

日本文部科學省有這麼一篇東西,列舉了一些外來語造成的問題:

  • 給不懂外來語的人造成了交流困難。
  • 擴大代溝
  • 妨害日語表達
  • 造成外國人理解困難
  • 造成日本人外語學習困難
  • 損害日語的美感

對此他們的意見是,外來語的使用是各人的事情,但是對於政府、國立團體、文化組織之類的面向公眾的事務,應當盡量針對面向人群,使用容易理解的日語。外來語的縮略詞,少見的或初次出現時應當註明和語。

滿紙都是一眼反應不過來的外來語的文章,除了厭惡什麼也不能引起。外來語,哪怕是和制英語,對於日本人都是很難理解的,年輕人有七成能理解就算是很高的,有些偏僻的詞在年輕人、老人和全體國民三箇範圍內能理解的比例都不到四分之一——但是他們居然還在孜孜不倦創造外來語和奇怪的外來語縮寫。(以上數據憑記憶寫出,歡迎挑錯)

我更討厭某些人一邊宣揚語言要活化要懂得吸收外來語,一邊一知半解地使用外來語。最常見的吧,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人有幾箇知道 Wi-Fi 具體是什麼東西?

我不反對不同語言混用,我知道很多詞不容易也不應該翻譯,但不是每箇詞都這樣,也不是人人都能正確把握其意義——假如可以的話,也就能翻譯了。之所以需要翻譯,不就是因為雙方不能相互理解嗎?現在濫用錯用外來語,不是會進一步妨礙交流嗎?

這世上有更多人一輩子沒見過英語、不懂什麼叫 Wi-Fi, 但是當承擔傳達信息責任的報道說明用著他們不懂的話說些對於理解這些語言的人來說完全是廢話的東西的時候,我不能認為這是什麼值得慶賀的「生命力」的表現。只不過在這程序員的圈子裡,光顧著自己還大言不慚自以為對語言文字能隨便說兩句的人太多了而已——有這工夫學好英語好好給變量命名寫注釋文檔,別他媽用拼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