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和胡中海老师一起去屯留扶贫一个初中小姑娘,路上,胡老师告诉我三个字“虚柔软”。“虚”:虚怀若谷、接纳、包容,“柔软”:人应该从心到身都柔软下来,尤其是内心。当时听了,虽然明白了字面意思,但在生活中、处事中,不由得就又回到从前,尽管努力调整,感觉比以前有所改变,但还是没有完全降下来。
正月开始持续地学习着“家庭教育”内容,近几天又读了几篇文章,可能是学习的量变达到了“质变”,今天又看了文章《我用漫长的二十二年,把曾经的“心头肉”变成如今的陌生人…》这篇文章,让我内心翻腾,突然心疼起了我的孩子们。
生了老大时,正值事业奋斗期,孩子由奶奶看,我一个星期回奶奶家一次,直到上小班才来到身边。可因孩子已三岁多,已形成一些不太好的习惯,我便成为习惯监管员,不会表扬,只会训斥,一心只想让娃优秀,不会引导,只是一味强势地要求。多年的付出,只为看到孩子的结果,关注成绩,没有蹲下身子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没有关注到孩子的心理成长,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把孩子越推越远。终于到了孩子会反抗的时候,把我付予孩子身上的野蛮行径,孩子又还给了我。
看了文章,想起自己的所作所为,由于受思想、格局所限,真的是错过了太多,把耐心和宽容给了学生,把暴躁给了自己的孩子,孩子今天的问题都是之前我的不当的教育方法所致。此刻起:我要真正尊重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我只是孩子的朋友,无条件的爱她、接纳、包容她,让她从我这里获得幸福的力量,得以滋养自己的成长。陪孩子长大。
中午接上孩子,我柔声地和孩子说:“孩子,你真的不容易,学习压力大,偶尔会被老师训斥,回家还要受父母的呵斥,真的对不起,以后我不会再大声和你说话,我相信你会安排自己,有什么需要、困难时我都在,永远帮助你。”孩子听了,没有吭声,但我想:她可能也有所触动。吃过饭了写了会作业,睡着了,孩子太累了,睡得很沉,闹铃响了,未醒。又过了10分钟,我轻轻地说:“姑娘,看一下几点了。”孩子醒了,又写了一小会,看了几分钟生物,到点该走了。当我卸下铠甲,只剩柔软、轻声细语时,孩子的声音也变小了。或许孩子会考验我是不是会真的改变,或许孩子不能很快回到学习的巅峰状态,但只要我彻底改变,不关注成绩,只关注成长,关注品行的培养。对孩子不表扬、不批评、不讲道理,只反馈,把所有的功劳和责任都还给孩子,让孩子作主、决定、自己成长。每个人的路均需自己走,谁也无法替代。
孩子,我保证:从内心深处尊重你,因为你是独立的个体;我保证:不在别人面前说你的不好,伤害你的自尊;我保证:不拿你和别人比,让你受到伤害。好好保护你的自尊心,只愿你内心阳光、积极向上。
今日,终摸到点“虚柔软”的门槛,唯有学习,才能让自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