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砍掉中间环节
▲
曾经,我有一个爱看书的同事。
我也挺爱看书,不同的是,她分享好书给我时,我总是把书名写在纸上,想着等自己空的时候再找来定心阅读;而我分享好书给她时,她总是立刻打开网页搜索,或者下载手机电子书,如果是纸质书干脆当场就翻开来看。
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我们的阅读量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她用点点滴滴的琐碎时间完成了大量阅读,而我却很少等到真正完全适合的时间去定心阅读。
我发现“要等待最恰当时机”这样的想法,往往导致拖延。
所以想发生改变,要从砍掉“等待”这个中间环节做起。
例如收到信用卡账单时,我把原来的“到期还款”改为“当场还款”,这样心里要记住的事情会少一件,还能降低万一卡上余额不足导致还款不及时带来的信用风险;
汽车保险到期前,各大保险公司疯狂打电话抢客户,以往我都要咨询比价,最后发现自己选的还是原来的保险公司,可是时间却白白浪费了。于是现在,当我的保险公司客服人员给我电话的时候,我选择立刻询问缴费细节,当场完成支付,顶多十分钟,全部搞定,第二天保单就送上门了。再有其他保险公司来电话时,我直接说:“已经买了,谢谢!”然后挂机。
当别人推荐我一款好用的软件,我砍掉“记在纸上”这个中间环节,当场打开APP Store,直接下载,然后再花几分钟时间请朋友示范一下,以便了解它的优点。
当别人跟我预约时间时,我立刻打开日历本,查询日程安排,当场约好时间并做好标注。
砍掉中间环节,会让我们快速处理琐事,减少心理负担。毕竟,时间成本才是最贵的。
02
设置时间节点
▲
有一次出差的时候,航班延误,广播里通知大概得一小时,通常这时候我会看书或者看视频放松一下,但是那天,我突然想,能不能用这一小时把两份客户急需的课程大纲给交出去呢?
我于是打开电脑,心里不断提醒自己:一小时!完成好过完美!
我刷刷刷写起来,再次通知登机的时候,我还没完成,我深吸一口气,克服着急,排除干扰,把最后几行字打完,快速美化格式,电子邮件发出。
当我站起来时,我感觉自己满脸通红、微微出汗,我快步走上去,顺利登机,感觉心情无比轻松愉快。
后来,我听说一个朋友每次去咖啡馆的时候,故意不使用笔记本电源,用电池能支撑的一小时,逼自己完成一个重要工作。
看来,只要设置一个时间节点,聚焦自己的注意力,重要工作的完成往往能超出预期,人的潜力是无限的。
例如:为了下午跟朋友喝茶,我必须在中午12:00前写完文章;
为了4点准时接孩子放学,我必须在3:30前完成备课……
时间节点如果以天为单位,要比规定时间提前一两天,时间节点如果以点为单位,要比规定时间至少提前半小时。
最重要的是,时刻提醒自己,集中注意力,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03
大事靠前,小事靠后
▲
一些有难度的工作任务,我们往往想拖一拖,而拖了以后,会感觉这事情更难了。
例如坐下来准备做个重要方案了,再刷一会微信吧,手机交个话费吧,或者泡杯咖啡、切盘水果……
几件小事一折腾,一两个小时过去了,一会又该吃午饭了,吃完饭又发现自己犯困了,好的状态一下子就过去了。
因此想要有重要的产出,一定要大事靠前,小事靠后。所有琐碎的事情不得占用最重要的时间段,精力集中处理大事,甚至关闭网络、丢开手机。
我最近的习惯是一上午要写一篇文章出来,这项工作完成,才舍得花时间去处理家务琐事。
经常处理小事,会感觉一天忙忙叨叨,却忙得没有价值;经常处理大事,会帮助我们产生成果,事业的基石一点点牢固。
04
快速转化生产力
▲
我经常去参加培训,课堂上记了厚厚的笔记让我心里很满足,觉得自己学了很多知识。
有一次,一位培训师前辈说,我们要把学到的知识立刻转化为生产力,所以如果学到了10分的知识,却都藏在笔记本里不用,还不如只学到5分的知识,却将2分应用到培训中,这2分就已经转化为生产力了!
这句话对我的启发很大,于是在那节课上我就挑选了两个最感兴趣的方法,立刻运用到下一次的培训中去,果然效果很好,而且立即使用、迅速转化,让我的学习体会更好。
现在我越来越感觉到,知识的应用,也要克服拖延症,满足于“学了很多”的假象,会让人越来越书呆子气,而在实践中可以检验知识的有效性,让二手知识成为一手知识。
克服拖延症,其实有很多方法,最最关键的是,你真的想要克服它!
--- E N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