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起,我打算来学着谈谈有关教育的问题。
不想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宏观叙事角度来谈,因为感觉那玩意儿离我们太远,比较扯淡。
所以我就想着从接地气的、草民个体养育子女的角度来谈,着眼于解决我们真正的困惑,尽可能给出可操作的方法论。
说到教育,各路懂行的、不懂行的,焦虑的、吐槽的,全民都在谈,说法很多,大多属于抱怨性质,真正建设性的探究并不多。
有批判现体制、推崇体制外模式的;有维护体制、推崇传统模式的;有进行中西横向对比、纵向梳理的。都免不了术语充斥、理论生涩、各种高大上,貌似都有道理。但你听完之后,落不了地,总感觉扯东扯西、云里雾里、一脸茫然,最后还是不知到底该咋办,其实没什么卵用。
对体制内的学校教育,咱普通老百姓没有能量去撼动。但我们可以从父母对子女进行教育影响的角度切入,而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又显得特别重要,所以,我们的着眼点先放在家庭教育上来谈。
我们当下的家庭教育要么粗糙,要么鸡汤化,翻来覆去充斥着车轱辘话,很少从厘定基本概念开始。
如何把每个概念定得不带偏见、尽量客观?这是我言说教育的起点。
今天,我想从最基础的问题开始,尝试开启谈教育的系列话题。
什么问题呢?那就是,生个孩子干什么?
也许对生育动机的剖析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在养育子女方面所遭遇的困扰。
有一个很权威的调查,得出的结论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答案是从身为父母者个体意愿的角度出发的,比如 :
1.两口子一结婚,然后做爱,做着做着挺爽的,然后一不小心就造出个娃来,来都来了,那就生了吧;
2.大家都这样,结了婚了,一对男女睡一起了,接下来都得生个娃出来,那我也造一个,于是就生娃了。(从众心理驱使);
3. 我们都年轻,精子、卵子质量是最好的时候,得在最好的年华用成十上百亿个精子去追逐一个最好的卵子,然后应该就是最强大的那一组形成了完美组合,把我们家族的基因传承下去。(传宗接代);
4.人总得老吧,所以要有一天我们腿脚不利索了,自己也不能照顾自己活下去了,得为衰老做好准备,所以得准备个贴心的人来伺候咱们吧。(养儿防老);
5.一对男女作为夫妻生活在一起,成天就是吃喝拉撒睡、上班下班、回到家你看着我我瞅着你,日复一日,慢慢厌倦了,感觉生活越来越无趣,于是生个娃娃来折腾折腾吧,这样或许生活就有了点儿意思了。(充实生活乐趣)
6.我觉得这辈子大概也就这样了,蛮多遗憾的,但又没法儿改变了,那就生个娃让TA来从头开始,实现我们未竟的梦想吧。(寄托自我期望)
还有一类是从国家、民族与社会的意识形态角度出发产生的生育动机。那就是,极少数人选择了养育孩子目的是为社会尽义务、为国家民族的发展与复兴提供劳动者或服务者。
我觉得,这种国家意识形态神回答没有什么说服力,属于极端小众的动机,比较扯淡。生个孩子,从意识形态的动机出发,不觉得奇葩?
所以,这一类,不在我探讨的范畴,咱只说前面一个大众意义的个体化动机选择的类型。
大家注意到没有,我们生孩子,一方面基于生理快感与从众心理;一方面基于攀比,对孩子有要求主要是因为孩子是我们的影子,我们的不完美想寄希望影子来变完美,“爱孩子”说到底是“爱自己的幻想和爱自己”。
几乎所有这些生育动机都是从父母本身的角度出发的。有没有觉得这些动机其实相当功利?
这些功利色彩浓重的生娃动机本质上会给教育带来一个什么问题呢?那就是,我们会自然地、不自觉地、下意识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塑造孩子,而非从孩子本位的角度去面对TA的成长。
可问题是,一个人的成长,有TA自己的节奏、自身的成长规律,有TA自身的自然、独特与自我自在的状态需求。而你要的,不一定是孩子要的;你觉得自在的,不一定孩子就是自在的;你觉得对的,在孩子的感受里,有可能从根本上讲就是谬误的;你可能觉得你是为孩子好,你是爱孩子,但其实你并不懂得怎么去爱!
于是,矛盾、冲突就这样产生了,然后教育的各种问题也就层出不穷了。
比如说,我们成人从生育动机里“养儿防老”、“寄托自我期望”的角度,把孩子往孝道和听话的方向教化。
从孩子很小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这样干了:利用身为父母居于绝对强势者的地位,教化控制子女,要求子女必须听从父母。久而久之,就型塑了一个这样的人:听从权威、放弃个人独立思考从而成全强势者的情感勒索与利益攘夺。强行为其建立起一种大概率价值观,客观上钳制其思想,不利其独立思考,因而令其失去独立思考能力,变得习惯性服从权威、跟随大众。
那么,这样成长起来的娃娃,还能指望有创造力的发挥?
对此,我是大大存疑的。
几千年来,我们的家庭代际养老救助体系与情感勒索已经在家庭教育这方面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传统,那就是,“你得乖”、“你得听话”。
但它是不是有问题的?这相当值得思考。
孝道和听话的思想不仅使家庭得以稳固,而且可以藉孝而完成对官方特别是皇帝的忠。孝道与服从的思想得以被倡导千年而不衰,最重要的力量更来自获得最大利益的官方(孝道家庭、效忠皇上、服从统治的听话体系)。
从小受过孝道熏陶的人,其服从听话的威权型人格,成了庞大帝国所需要的心理型塑示范。从蒙学教材开始,孝道听话的思想在中国历代教育体系里占有非常核心的位置,通过孝道来培养对权威的服从、从众的心理、大概率价值观的建立、统一并钳制思想。
这话似乎扯得有点远了。
但我们今天都明白,独立思考能力的建立对一个人创造力的成长与发展极其重要。那么,从小要求孩子孝道和听话,绝对地要求孩子听从你所谓的权威,是不是值得反思?
这就是我们习惯干的事情:粗暴地对孩子进行道德逼迫与利益(情感)勒索,剥夺其成长的自由。而一个人如果没有独立思考的自由,何以创造性成长?
是不是应当这样来思考我们的教育方法:孩子,我把自由的生活给你,用你的好奇心去观察、感悟这个世界,以你感到最自在的状态,去为你的自由、有趣的生活而努力。
我们需要明白,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TA不是父母的私有物品。
所以,放弃掉我们强加给TA的那些浓厚功利色彩的指望吧,不要对其进行道德逼迫、不要对其进行情感勒索!
放弃对孩子进行孝道思想的灌输与霸道的控制吧。如果你希望孩子以后对父母有良好的照顾,你可以身体力行,默默熏陶就是了,但不要去强行要求和刻意塑造。
也不要把孩子当作你的梦想执行官。因为,你是你,孩子是孩子,你的梦想未必是孩子的梦想。你们有不一样的时代背景、成长环境与人生经历,凭什么要求孩子去过你想要TA达成的人生?
给孩子选择的自由、感悟的自由、独立思考的自由吧。
下一篇我将继续,敬请关注。
-----The End-----
此文为渝都都原创内容,特此声明!转载请经作者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