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酒局中,偶尔会遇到一种红酒,但我坚决不会喝!
倒也不是郑先生我嘴巴挑,人娇贵,在一些场合遇到再差的红酒,我也会喝。
有些朋友请客吃饭,不懂红酒,被人忽悠,把十几块的酒当做百来块的红酒,拿来给大家喝。
我看得明白,但也不会点破,十几块的红酒依然喝地开开心心,与人干杯。
但有种红酒,我是坚决不碰,虽然它看起来是如此地“高大上”,如下图。
这种红酒有很多亮点,酒标是用铜片、铝片或者铁片做成,上面文字是机器雕刻,或者是印刷而成。
跟别的用纸张做成的酒标不一样,给人一股特别的豪华感。
酒瓶一拎非常重,倒酒时,往往得用两只手才行,瓶底也凹得相当深,另外,还会配上非常漂亮的礼盒包装,甚至还会带上一份收藏证书。
怎么看,这酒都是“高大上”,有“品味”,是“好酒”!
但正是这种酒,我在酒桌上遇到,看也不会去看一眼。
二
因为各行各业的朋友多,我经常参加一些陌生人多的酒局。
酒桌上,时常会遇到这样的人,跟你“一见如故”,跟他们说话,你的观点、想法,他们都很赞同、认可,仿佛是知音一般。
他们同样很热情,很快和你打成一片,会“发自肺腑”地为你着想,每个举动都让你觉得贴心,每一句话都“叩击”你内心,让你感觉是多年不见的朋友。
但越是这样,我越会跟这样的人保持距离,保持警惕心,世界上哪有这么多的缘分,事出无常必有妖。
往往,相信这种“缘分”的人,结局大多以被骗告终,说白了,被“套路”了,周围这样的事并不少见。
这种“高大上”的红酒也是如此。
我把这种酒称为“套路酒”,它每一个“高大上”部分,“完美”细节,都是“设计”好,用来“套路”我们中国人的。
因为,这种红酒是专为中国消费者度身量造的!
西方欧美根本就没这样的红酒!
三
其实,还是利用中国人喜欢高大上,喜欢虚荣的心理。
不可否认,这种红酒拿出去,在酒桌上喝,确实让人有面子。
异常豪华的铜质或铝质酒标,充满着浓浓的欧洲贵族风,正好契合国内这些年流行的华丽风格。
镶金属的器物,总会让中国人感受到富贵。
土豪老板们还喜欢摸摸铜制酒标,感觉好似“古董”。
但在欧洲这些产酒国,从来没有用金属作为酒标的葡萄酒,你看法国拉菲,几万元一瓶的红酒,酒瓶上也从没使用过金属制的酒标。
再贵的法国罗曼尼康帝红酒,二三十万人民币一瓶的,也没使用过金属酒标。
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这些酿酒历史悠久的国家,从来都是使用清一色的纸质酒标,连美国、智利、澳大利亚这些时间短的产酒国,也是用纸张酒标。
四
这种“高大上”红酒,不仅金属化的酒标让人觉得豪华高贵,其他处处都有“设计”,利用中国人的心理。
瓶底都是凹地很深的,在国内很多人心中,只要高档酒名贵酒,瓶底都是凹地深的,这又给人制造一种“豪华高档”的错觉。
但事实不是如此,这个我在这篇文章《为什么红酒瓶子底部,是凹进去的?》讲过,不再赘述。
酒瓶重,也是利用这样的心理,因为法国、意大利很多名酒会保存几十年,所以,酒瓶会制造得很厚实,时间再长也不会碎。
但是反过来说,因为酒瓶重,就是好酒,那显然是不对的。
这种红酒,有些还用蜡封酒冒,如上图。
在胶帽没发明之前,欧洲很多有名酒庄,怕红酒储藏室,软木塞被虫咬,使空气进入酒瓶氧化酒液,就用蜡封住酒瓶口,来防止虫咬,所以,历史上,很多名酒、高档酒,是用蜡封瓶。
这种“高大上”红酒也是利用中国人这种观念,制造出“用蜡封瓶口的红酒,就一定是好酒”的错觉。
至于,漂亮的包装,高档的礼盒,还有什么收藏证书,郑先生我也不想多说什么,看下图拉菲酒的包装木箱就明白,连拉菲这么贵的红酒,都只是用一张薄纸包缠住,简单地用木箱而已。
而且,拉菲从没有过收藏证书之类玩意儿,其他少数顶级红酒,也仅仅是在酒标上做个序列编号。
五
看到这里,有朋友不禁会问,“郑先生,那这些红酒是谁弄出来的?是国内灌装的吗?”
还不是中国某些商人弄出来的,中国人喜欢豪华奢侈,他们就弄出这些铜质、铝质酒标的红酒。
真别说,这种“套路”酒,在国内销量还挺好的呢!
总有一些人被忽悠买了。
价格呢,也有低中高不等的,百来块也有,七八百的也有,“充分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
当然,对于这些酒商,卖这种“套路”酒,获取的是真金白银的暴利!
是不是国内灌装的,还不一定。大多数也是进口的,在法国、西班牙的廉价酒产地,找了一些酒庄定做的。
酒液质量也比较堪忧,最多也只是普通。
下次,你如果遇到,可以尝试下,估计喝了第一口,就没第二口。
六
我觉得,这世道赚钱蛮辛苦的,生活一定要讲究品质,不然图啥呢!
喝葡萄酒,不一定要喝名酒、高档酒,但至少要喝有品质的酒。
喝进口葡萄酒,也要喝原汁原味,带有当地风味特色的酒。
所以,这种“高大上”专为中国人发明的“套路”红酒,我是非常排斥,也坚决不喝。
就像前面提到的,酒桌上遇到异常热情,感觉好似知音的陌生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是针对你“设计”的,一部小心就被套路了。
损失些钱也算了,但不能被人侮辱了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