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被偏科耽误的才子
乾隆四年,才华横溢的袁枚23岁,顺利考上了进士,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
庶吉士是个什么职位呢,相当于是重点培养对象一样,在翰林中选资质优秀的,集中培养三年,再次进行考核,成绩优异者成为正式翰林,将来飞黄腾达的可能性极大。前朝的张居正和后来的曾国藩,都曾经是翰林院庶吉士。
袁枚自身文采飞扬,同时刑部尚书尹继善非常看好他,可以说在政界大展宏图的各种条件都具备了。只可惜,他竟然偏科。在最后的考核中,他的满文一项不及格,最后不得不外调江苏,仅仅当了一个知县。
*一个极懂炒作的商人
当了几年知县后,感觉仕途无望,袁枚干脆辞了职。他在南京购买了隋氏旧园,改名为“随园”,花费重金将其改造为有山有水有花有树有鸟有鱼的园林景观,供给外面的游客参观游玩。等到随园有了一定知名度,他立马推出一本《随园食单》,极力炒作随园内的美食,并蓄养了一批美女进行歌舞表演。他还把文学圈好友的诗作,尤其是夸自己的诗,贴在园子里供人鉴赏,当然最后,免不了要出售自己的各类著作。袁枚将随园打造成融吃、购、游、玩于一体的平台,真可以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旅游界先驱、炒作界老手、商业界达人。
*一个主张性灵的文学家
袁枚没有成为政界巨子,但在文学界却名声远播,是乾嘉三大家之一。他在文学上主张“性灵说”,强调创作要发自内心,讲究真实情感和真实欲望,“性情之外本无诗”。因此袁枚大胆肯定爱情诗的价值。他写的《祭妹文》也真情流露,读之令人鼻酸。
这种“性灵”的主张也映射到袁枚本人的生活上。他思想解放,遵从内心。他既喜欢女人,也喜欢男人,身边追随者甚众,甚至养了不少男宠,且毫不顾忌旁人的眼光,因此受到不少理学家的痛斥。当时在南京的父母官刘墉也恨得要将他治罪。
*一本游心骇耳的奇书
袁枚著作很多,其中最奇妙的当然属《子不语》,书名取自“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不说,袁枚偏要说,而且把他的性灵主张也贯彻到了书中。
《子不语》记载的都是古灵精怪的短篇故事,在里面,袁枚毫不避忌地写了一些人鬼神真心相爱的故事。比如《紫姑神》一篇,紫姑神原是上天仙女,为报答秀才钟情之意,自荐枕席。然后与秀才定十五年之约,转身投胎。秀才也果然守诺单身,苦苦守候,终成人间眷属。除此之外,袁枚也大胆地写了许多男男同性之好的故事,和详细的性器官描写。也许在道学家眼里显得粗俗不堪,但自由、真情却是他一贯人生的主张。